天津为什么叫狗不理包子

百科5个月前发布 admin
3 0
广告也精彩

狗不理包子原名“德聚号”,关于它为何被叫做“狗不理”有多种说法:

  • 传说一:清朝同治年间,包子铺掌柜高贵友乳名“狗子”,他制作的包子味道鲜美、口感独特,生意十分兴隆,由于前来买包子的顾客太多,高贵友忙得不可开交,顾不上跟顾客说话,于是就有了“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的说法,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他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
  • 传说二: 一位叫狗子的人,从武清县杨村来到天津,在侯家后附近搭了个棚子卖包子,他做的包子味道好,人又老实,从不掺假,人们都喜欢买他的包子,时间一长,狗子的包子摊名声越来越大,来买包子的人排起了长队,狗子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总是一边包包子,一边用手比划着,让顾客自己拿包子、付钱,后来,人们就戏称他的包子为“狗不理”,意思是狗子忙得没时间理人。
  • 传说三:“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高贵友14岁到天津学艺,在一家蒸食铺做伙计,后来得到老板赏识,在南市建了一家包子铺,高贵友做生意很会算计,用料严格,制作精细,包子质量好,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但他性格倔强,不善于应酬,卖包子时总是闷头做包子,不理会顾客的议论,时间长了,大家就叫他“狗不理”,他做的包子也就成了“狗不理”包子。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