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因素
- 山谷地形影响
- 广元处于山区,有众多山谷,当气流经过山谷时,由于山谷的狭管效应,空气会在山谷中加速流动,在一些南北走向或东西走向的山谷中,气流通过时会被挤压,风速增大,像朝天区等地的部分山谷,冬季冷空气南下时,就容易出现大风天气。
- 山谷地形还会导致局地热力差异,白天,山坡受热快,气流上升,山谷中的空气则会补充过来,形成山谷风,在特定时段山谷风较强时会带来明显大风,夜晚,山坡冷却快,气流下沉,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到山谷,也可能产生较强的下坡风,增强风速。
- 山地阻挡作用
- 广元周边山地较多,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和强迫抬升作用,当冷空气或暖湿气流遇到山脉阻挡时,气流会在山脉迎风坡被迫抬升,在背风坡则会形成下沉气流,下沉气流绝热增温,使得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从而在背风坡容易形成较强的风,在大巴山等山脉的背风坡一侧,常常会出现大风天气,这种地形作用下形成的风有时风力较大且较为稳定。
- 山地阻挡还会使气流在山脉周围发生绕流,气流的绕流过程中会在一些特定区域产生复杂的气流变化,可能导致局部风速增大。
气候环流因素
- 季风影响
- 广元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频繁南下,经过广元地区时,冷空气势力较强,容易形成大风天气,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往往风力较大、降温明显。
- 夏季,广元受夏季风影响,暖湿气流较为活跃,当有较强的低压系统或锋面过境时,冷暖空气交汇剧烈,也会产生大风,有时还会伴随着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在夏季的一些降水过程中,由于冷暖空气的激烈交锋,常出现大风天气,对农作物和设施农业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 大气环流形势
- 在大气环流的大背景下,广元有时处于高空西风急流的影响范围内,西风急流是一股强而窄的气流带,其风速较大,当高空西风急流较强且位置较南时,会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广元,同时急流附近的高空辐散气流会抽吸地面空气上升,加强地面的风,在一些特定的天气形势下,高空西风急流的能量下传,使得广元地面风增大,可能出现大风天气。
- 当副热带高压位置、强度发生变化时,也会影响广元的天气,如果副高位置偏北,广元受其边缘的西南气流影响,可能出现暖湿不稳定天气,容易引发强对流大风;若副高位置偏南,广元可能受北方冷空气控制,大风天气也较为常见。
下垫面性质因素
- 植被覆盖与地表粗糙度
- 广元部分地区植被覆盖情况存在差异,相对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区域,如一些山区的开垦地、道路沿线等,地表摩擦力较小,气流更容易通过,风速相对较大,而在植被茂密的森林区域,树木等植被对气流有一定的阻挡和摩擦作用,会使风速减小,当植被遭到破坏,地表粗糙度降低时,风就更容易吹过,可能导致局部风大。
- 城市区域下垫面性质与农村和山区不同,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道路硬化,地表粗糙度较大,对风有一定的阻挡和分散作用,使得城市内部风速相对较小,但在城市边缘等开阔区域,由于建筑物阻挡减弱,气流通过时风速会有所增大,有时会出现相对城市中心更大的风。
- 水体分布影响
- 广元有一些河流、水库等水体,水体的比热容较大,与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在白天,陆地升温快,水体升温慢,风从水体吹向陆地,形成湖陆风或水陆风,在一些较大水体附近,如白龙湖等周边地区,白天可能出现湖风,使局部地区风增大,夜晚则相反,陆地降温快,水体降温慢,风从陆地吹向水体,有时也会带来一定风速的风。
- 水体的存在还会影响大气边界层的结构,水体表面相对平滑,对气流的摩擦作用较小,使得靠近水体的气流较为稳定,而在离水体一定距离处,气流可能会受到水体影响而产生变化,导致局部风场改变,出现风大的情况。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