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天有雾

百科5个月前发布 admin
2 0
广告也精彩

气象条件方面

  1. 冷却作用
    • 辐射冷却

      冬季夜晚时间长,地面热量散失快,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面因向外辐射热量,温度迅速下降,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冷却影响,气温也随之降低,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在一些没有云遮挡的冬季夜晚,地面迅速降温,使得贴近地面的空气层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水汽就会在尘埃、凝结核等物质上凝结,从而出现雾。

    • 平流冷却

      当暖湿空气流经寒冷的地面或水面时,暖湿空气与冷的下垫面接触,空气的热量被迅速带走,气温降低,水汽达到饱和后就会形成雾,冬季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吹向陆地,遇到较冷的陆地表面,就容易在沿海地区形成平流雾,像我国的一些沿海地区,冬季有时会出现这种因暖湿空气平流冷却而产生的雾。

  2. 水汽充足

    冬季虽然整体降水量相对较少,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水汽含量仍然较为可观,在冷空气活动频繁的间隙,当暖湿空气短暂来袭时,就会带来一定量的水汽,河流、湖泊等水域在冬季也会不断蒸发水汽,为近地面空气提供水汽来源,如果前期空气湿度已经较高,加上后续水汽补充,当满足冷却条件时,就容易形成雾。

  3. 稳定的大气层结

    冬季,大气通常比较稳定,垂直方向上空气的对流运动较弱,这使得近地面的水汽不容易扩散,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聚集,稳定的大气层结就像一个盖子,把含有水汽的空气层限制在近地面,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当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冰晶不易被上升气流带到高空消散,从而使得雾能够较长时间存在。

地理环境因素

  1. 地形影响
    • 山谷地区

      山谷地形较为封闭,冷空气容易在山谷中聚集,夜晚,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形成冷空气堆,暖湿空气在谷底被冷空气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容易在山谷中形成雾,我国四川盆地的一些山谷地带,冬季常常出现大雾天气,这是因为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的扩散,且山谷中的冷空气堆积,暖湿空气进入后遇冷,水汽大量凝结成雾。

    • 沿海地区

      海洋是水汽的重要源地,冬季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容易向沿海地区输送,沿海地区的下垫面温度相对较低,暖湿空气与冷的下垫面接触后容易冷却形成雾,沿海地区的海陆风也会对雾的形成产生影响,在海风的作用下,暖湿空气吹向陆地,遇到较冷的陆地表面,水汽冷却凝结;而在陆风时,陆地的冷空气吹向海洋,在海面附近也可能形成平流雾。

  2. 城市环境

    城市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热源,如工厂、汽车尾气排放等,会使城市近地面气温相对较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在冬季,当冷空气来袭时,城市热岛效应会使得城市上空的暖湿空气与周围冷空气之间形成明显的温差,暖湿空气在冷空气的作用下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容易在城市上空形成雾,城市中还有大量的凝结核,如尘埃、微小颗粒物等,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丰富的附着点,进一步促进了雾的形成,城市中的雾常常会影响交通和空气质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