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为什么叫多伦

百科1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多伦县因曾是内蒙古东西部交通枢纽要冲,历史上商业发达,旅蒙商云集,17世纪40年代,外蒙古喀尔喀部哲布尊丹巴活佛来多伦诺尔汇宗寺礼佛,清朝在多伦诺尔设理事同知厅,管理蒙汉事务,“多伦诺尔”意为七个湖泊,后逐渐简称“多伦”并沿用至今。 以下是详细介绍:

  • 词源含义:“多伦”名称源于蒙古语“多伦诺尔”,意为七个湖泊,多伦诺尔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七个,“多伦诺尔”因此得名。
  • 历史沿革
    • 建制初定:清朝康熙年间,多伦诺尔作为北方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商业中心开始崛起,康熙皇帝曾在此会盟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史称“多伦会盟”,这一事件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管理,也使多伦诺尔的地位更加重要。
    • 设厅置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朝廷在此设多伦诺尔理事同知厅,管辖察哈尔东翼四旗及锡林郭勒盟十旗会盟事务,兼理地方民政,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称多伦县,属直隶省口北道。
    • 后续变迁: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多伦县直属河北省管辖,1933年,日军侵占多伦,成立伪多伦县公署,隶属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察哈尔盟,1945年,多伦县解放,成立多伦县人民政府,先后隶属察哈尔省、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多伦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管辖,名称沿用至今。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