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被称为燕京、蓟城、幽州、大都、北平、京城、京师等,以下是这些称呼的由来:
- 燕京: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 蓟城:北京地区在古代曾是蓟国的所在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后来燕国兼并了蓟国,就以蓟为都城,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
-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 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后来国都就指京城,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 京师: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一直将北京作为京师,京师之称由此而来,并沿用至清。
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京还有很多其他的别称和美誉,每个名称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