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T3)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它是首都机场总体规划中的第三个航站楼。
- 建设规划顺序:在机场建设的规划序列里,它是继1号、2号航站楼之后建设的第三座客运航站楼,按照顺序故而命名为3号航站楼,“T”是英文“Terminal”(航站楼)的缩写,所以就称为T3航站楼。
- 工程分期:T3航站楼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
- T3A:于2004年3月26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竣工。
- T3B:2006年12月开工,2008年3月竣工。
- T3C:2007年5月开工,2008年10月竣工。
- 启用时间:2008年2月29日,T3航站楼开始进行旅客试运行,同年3月26日,北京奥运会重点配套工程——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
- 规模与设施:T3航站楼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之一,总建筑面积约为98.6万平方米,其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拥有众多值机柜台、候机区域、登机口,配备了各种商业服务设施、餐饮场所、休息区域等,为旅客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