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传说
- 杨贵妃赏月吃胡饼:相传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中秋夜赏月,唐玄宗觉得“胡饼”名字不好听,这时杨贵妃仰望明月,心有所感,提议将其改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流传开来。
- 朱元璋起义:元末时期,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 中秋拜月仪式
在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祭月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秋分或中秋这一天,人们会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 月饼本身特性
月饼作为一种美食,具有丰富多样的口味和馅料,其制作工艺精湛,选用优质食材,经过精心烘焙而成,圆圆的外形寓意着团圆,口感香甜可口,适合在中秋佳节与家人共同分享,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
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也是亲朋好友之间相互馈赠、表达情谊的节日礼品。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