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之所以叫白马寺,有以下两种说法:
- 驮经白马:相传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求法,三年后,使者同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最初取名“白马寺”。
- 白马寺山:白马寺的位置是西周都城的东部,当时有一条水道流经此处,水道的东岸有一座山,因为在古代“马”和“武”同义,“白”和“伯”同义,而“伯”有“长”的意思,所以这座山被称为“白马寺山”,僧院建成之后就被命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它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