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为什么叫青海湖

百科2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仙海”“鲜水海”“卑禾羌海”,北魏以后,始称青海,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藏语称它为“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地处我国的西部,历史上这里又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活动的地方,所以在古代的一些历史文献中,对青海湖的称呼也各不相同。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它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文化象征,对周边地区的气候、水文和生物多样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