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 水质问题
- 溶氧量低:
- 水中溶氧量不足会影响螃蟹的呼吸,螃蟹通过鳃呼吸水中的氧气,当溶氧过低时,它们获取氧气困难,呼吸不畅,进而导致活动能力下降,显得没劲,在一些养殖池塘中,如果夏季高温时没有及时增氧,水体溶氧可能会降至较低水平,螃蟹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 螃蟹适宜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当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螃蟹的活动就会明显受到抑制。
- 水质污染:
- 池塘或水域中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等,会对螃蟹造成毒害,氨氮过高会损伤螃蟹的鳃组织,影响呼吸功能;亚硝酸盐会使螃蟹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螃蟹缺氧,这些都会使螃蟹体力不支,表现出没劲。
- 长期投喂过多饲料且未及时清理残饵粪便的池塘,容易导致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螃蟹就容易出现问题。
- 溶氧量低:
- 水温不适
- 水温过低:
- 当水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螃蟹的新陈代谢减缓,它们的活动能力和消化能力都会降低,能量消耗减少,表现为不爱活动,看起来没劲,比如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时,如果水温下降过快且过低,螃蟹就会减少活动,寻找合适的地方蛰伏。
- 一般螃蟹适宜的水温在15 - 25℃左右,当水温低于10℃时,螃蟹的活动明显减弱。
- 水温过高:
- 夏季高温时,如果水温超过30℃甚至更高,螃蟹也会感到不适,高温会使螃蟹体内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影响其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它们可能会躲在阴凉处减少活动,以免消耗过多能量,此时看起来也会没劲。
- 而且高温还容易导致水质恶化速度加快,进一步影响螃蟹的生存环境,加重其不适症状。
- 水温过低:
营养因素
- 饲料营养不均衡
- 饲料中缺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重要营养成分,会影响螃蟹的生长和健康,蛋白质是构成螃蟹身体组织和肌肉的重要物质,如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螃蟹的肌肉发育不良,就会导致其力量不足,显得没劲。
- 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低且氨基酸组成不合理,螃蟹长期摄食这样的饲料,就容易出现生长缓慢、活力差的情况。
- 摄食量不足
- 如果投喂的饲料量不够,或者投喂频率不合适,螃蟹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它们可能会处于饥饿状态,身体机能下降,表现为活动无力。
- 比如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投喂量随着螃蟹的生长增加不及时,或者投喂时间不规律,螃蟹就可能因为吃不饱而变得没劲。
疾病因素
- 感染寄生虫
- 螃蟹感染寄生虫后,寄生虫会在其体内争夺营养,影响螃蟹的正常生理功能,蟹奴虫寄生在螃蟹体内,会吸收螃蟹的营养,导致螃蟹体质消瘦,活力降低,行动迟缓,看起来没劲。
- 蟹奴虫还会影响螃蟹的性腺发育,使螃蟹失去繁殖能力,进一步影响其生存质量。
- 感染细菌或病毒
- 细菌感染如弧菌病等,会使螃蟹出现炎症反应,螃蟹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身体消耗大量能量来抵抗病菌,导致体力下降,病蟹可能会出现附肢无力、行动缓慢等症状。
- 病毒感染如河蟹颤抖病病毒,会侵害螃蟹的神经系统等,使螃蟹出现颤抖、行动不协调、没劲等表现,严重影响其生存和生长。
生理阶段因素
- 临近蜕壳
- 在螃蟹临近蜕壳时,它会停止摄食,身体处于一种准备蜕壳的状态,螃蟹会将大量能量用于新壳的形成和身体组织的调整,活动能力会明显下降,看起来没劲。
- 蜕壳前的螃蟹外壳坚硬,内部组织正在发生变化,为了顺利蜕壳,它会减少活动以保存能量,通常在蜕壳前几天就会表现出这种状态。
- 性成熟衰老
- 随着螃蟹性成熟,其生理机能会逐渐衰退,就像其他生物一样,性成熟后的螃蟹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能量代谢能力减弱,活动能力也会降低,变得没劲。
- 秋季达到性成熟的螃蟹,在繁殖季节过后,体力消耗较大,后续就可能出现活力不如之前的情况,表现为行动迟缓、力量不足。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