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什么下雨下雪

百科4个月前发布 admin
5 0
广告也精彩

天会下雨下雪主要与水汽、冷却条件以及凝结核等因素有关,以下为你展开介绍:

水汽条件

  • 蒸发:在地球表面的各种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的土壤等,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蒸发,从而变成水汽进入大气。
  • 输送:大气中的水汽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被输送到不同的地方,风就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它可以将海洋上空丰富的水汽带到陆地。

冷却条件

大气中的水汽需要冷却才能凝结成云滴或冰晶,进而形成降水,导致大气冷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热力冷却
    • 辐射冷却:夜间,地面因向外辐射热量而冷却,近地面的空气也随之降温,当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或露,如果此时的水汽含量足够大,且大气层结稳定,这些小水滴就会进一步聚合成云,甚至形成降水。
    • 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与冷的表面接触,空气的热量被下垫面吸收,导致空气温度降低,水汽达到饱和并凝结成云致雨,当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遇到较冷的陆地时,就容易形成降水。
  • 动力冷却
    • 地形阻挡:当含有水汽的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时,气流被迫抬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空气体积膨胀,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冷却,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我国台湾岛东侧多地形雨,就是因为暖湿的东南季风受到中央山脉的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 锋面抬升:冷、暖空气相遇时,较轻的暖空气会被较重的冷空气抬升,暖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空气体积膨胀,气温下降,水汽冷却凝结形成云系,进而产生降水,根据锋面两侧冷、暖空气的移动情况,可将锋面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不同类型的锋面降水特点也有所不同,冷锋过境时,常常会带来狂风暴雨等剧烈天气变化。
    • 气旋辐合上升:气旋是指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涡旋,在气旋中心,空气呈辐合上升运动,空气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加,气压降低,空气体积膨胀,气温下降,水汽冷却凝结形成云,并产生降水,气旋降水的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常常会带来连续性的降雨天气。

凝结核

大气中的水汽需要附着在微小的凝结核上才能凝结成云滴或冰晶,这些凝结核可以是灰尘、花粉、盐粒等微小颗粒,它们的存在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场所,使得降水更容易发生,在没有凝结核的情况下,即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了饱和状态,也很难形成降水。

当具备了充足的水汽、合适的冷却条件以及足够的凝结核后,大气中的水汽就会逐渐凝结成云滴或冰晶,这些云滴或冰晶在云层中相互碰撞、合并,体积不断增大,当它们大到空气无法托住时,就会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形成雨、雪、冰雹等不同形式的降水。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