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因素
- 海拔高度
-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境内山峰众多,平均海拔较高。
- 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尼泊尔许多地区海拔都在数千米以上,这使得其整体气温相对较低,首都加德满都的海拔约1400米,而一些高山地区海拔超过8000米,巨大的海拔落差导致气温差异显著,高山地区终年寒冷。
- 地形阻挡
- 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向北深入,同时也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侵,在冬季,北方冷空气难以长驱直入尼泊尔,使得尼泊尔的冬季相对温和;但在夏季,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山脉阻挡后,在山脉南麓形成丰富降水,而越过山脉后,空气在下沉过程中绝热增温,湿度减小,导致尼泊尔北部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且降水相对较少,形成雨影区。
- 尼泊尔北部的一些地区处于山脉背风坡,夏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气候较为干燥;而南部平原地区受暖湿气流影响相对较大,气温相对较高,但也会受到山脉阻挡的一定影响,整体气温不像同纬度低海拔平原地区那么高。
- 山脉走向
- 尼泊尔境内山脉走向对气温分布也有影响,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冷空气的移动路径。
- 东西走向的山脉使得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和强度有所差异,同时也影响了冷空气在山脉间的堆积和扩散,在山脉的某些山谷地带,冷空气容易堆积,导致气温进一步降低,形成局部低温区。
大气环流因素
- 季风影响
- 尼泊尔属于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冬季,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带来寒冷干燥的空气,使得尼泊尔北部地区气温下降,天气较为寒冷。
- 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给尼泊尔带来丰富降水的同时,也使得南部平原地区气温较高,但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降水和气温年际变化较大,有时夏季风偏弱,会导致降水不足,气温也可能出现异常波动。
- 在季风强盛的年份,尼泊尔南部可能会出现高温天气,但总体上夏季风带来的暖湿空气对尼泊尔整体气温的提升作用有限,因为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且受到山脉等地形因素的制约。
- 西风带影响
- 在高海拔地区,尼泊尔还受到西风带的影响,西风带的气流在经过山脉时,会产生复杂的天气变化。
- 西风带中的冷空气活动会导致尼泊尔高海拔地区气温下降,同时可能带来降雪等天气,而且西风带中的急流会影响大气环流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尼泊尔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当西风带异常活跃时,尼泊尔高海拔地区的气温可能会持续偏低,出现较长时间的寒冷天气。
其他因素
- 植被覆盖与下垫面性质
- 尼泊尔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对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森林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增加空气湿度,对局部气温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 尼泊尔的下垫面以山地、高原和森林为主,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这种下垫面性质使得热量传递和储存方式有所不同,山地和森林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升温快降温也快,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导致气温相对较低。
- 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
- 尼泊尔经济相对不发达,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小,与一些工业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的地区相比,尼泊尔较少有大规模的城市热岛效应等人为因素导致的气温升高现象。
- 其能源消耗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温室气体排放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其较为自然的气候状态,使得气温没有受到过多人为因素干扰而大幅升高,整体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