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和免税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政策目标而实施的税收措施,具体如下:
- 退税
- 出口退税: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
- 多缴退税: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纳税人多缴纳了税款,为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务机关会将多缴的税款退还给纳税人。
- 鼓励特定行为或产业:政府为鼓励企业进行特定的投资或经营活动,会出台退税政策,比如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 免税
- 促进特定产业发展:比如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这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应稳定。
- 支持公益事业:对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等免征增值税,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减轻相关公益机构的运营负担,使其能够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 照顾弱势群体:对于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持,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收入,融入社会。
- 吸引外资和促进国际贸易:在一些特定区域设立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区内企业从事加工出口业务的货物通常免征增值税等税收,这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