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沙漠为什么

百科3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其周边存在沙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地理位置与大气环流

  1. 深居内陆 敦煌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此地,使得该区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与沿海地区相比,敦煌年降水量可能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数千毫米,这种气候条件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干旱环境基础。
  2. 大气环流影响
    • 敦煌处于西风带控制范围内,盛行西风气流,西风气流从内陆吹来,携带的水汽较少,而且在其运行过程中,没有经过足够的水汽源地进行补充,导致敦煌地区降水匮乏。
    • 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冷空气频繁南下,加剧了当地的干旱程度,不利于植被生长,促进了沙漠的发育。

地质与地形条件

  1. 地表物质组成 敦煌所在区域的地表多由沙质沉积物构成,这些沙质物质来源广泛,可能是古代河流搬运的泥沙在下游堆积,经过长期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再堆积作用,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地,敦煌周边的一些山脉在长期风化作用下,岩石破碎形成的碎屑物质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向低洼地区移动,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2. 地形地貌
    • 敦煌周边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缺乏高大山脉的阻挡,这种地形有利于风力的持续作用,使得风力能够充分地搬运和堆积沙粒,促进沙漠地貌的发育,在平坦的戈壁滩上,风力可以毫无阻碍地将地表沙粒吹起,形成风沙流,当风速减弱时,沙粒便会堆积下来,逐渐扩大沙漠的范围。
    • 周边山地的存在对降水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山地的阻挡作用使得暖湿气流在山前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山地一侧,而敦煌所在的盆地地区则降水较少,进一步加剧了干旱,有利于沙漠的形成和扩展。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影响

  1. 过度开垦与放牧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敦煌地区人口数量有所波动,部分时期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需要,存在过度开垦土地和过度放牧的现象,过度开垦破坏了原本脆弱的植被,使得土壤失去植被保护,容易遭受风蚀作用,加速了土地沙化,过度放牧则导致草地退化,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同样为沙漠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些古代的绿洲农田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逐渐荒废,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风沙侵蚀加剧,最终演变为沙地。
  2.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敦煌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依赖地下水生存的植被因缺水而死亡,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地逐渐沙化,一些灌溉方式不当,如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抬高了地下水位,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进一步影响了植被生长,促进了沙漠化进程。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