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抱佛脚”是一句常用俗语,并非单指南山抱佛脚,这句俗语的来源和含义如下:
来源传说
- 典故一:
- 据北宋释普济所撰《五灯会元》记载,古代有一个国家,法律规定凡是犯罪的人,一定要去寺庙里抱佛脚,忏悔自己的罪行,才能得到赦免。
- 有一个小偷,平时没有做过任何善事,还经常干坏事,有一天,他不小心犯了法,匆忙之中就跑到一座寺庙去抱佛脚,他抱住佛像的大腿,磕头请求佛祖饶恕,可能是他的忏悔心和诚意感动了佛祖,结果居然真的得到了赦免。
- 此事传开后,“临时抱佛脚”这句话就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有些人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慌忙应付。
- 典故二:
- 传说,在云南的一个小城里,有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每天都会去寺庙里拜佛诵经,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
- 有一年,他的家乡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乡亲们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为了拯救家乡,他决定前往南海普陀山,祈求观音菩萨降雨救灾。
- 他日夜兼程,一路上风餐露宿,终于赶到了普陀山,当他来到菩萨面前,已经疲惫不堪,他心急如焚地抱住佛像的脚,虔诚地祈求菩萨显灵,拯救家乡的百姓,也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菩萨,就在他抱佛脚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随后降下了一场大雨,家乡的旱灾得到了缓解,百姓们都非常感激他。
- 从那以后,“临时抱佛脚”这句俗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才采取行动,试图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含义
现在人们常用“临时抱佛脚”来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慌忙应付,它提醒人们应提前规划、积极准备,而不是等到急需之时才仓促行动,那样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