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
- 元初,长安城的范围依然沿用着五代、宋、金时期的规模,城市中心位于今西安市中心鼓楼一带。
-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将奉元路改名为安西路,治所设在长安。
- 明代:
- 明洪武二年(1369年),将安西路改名为西安府,这是“西安”名称首次出现。
- 明王朝建立后,对长安所在的西安府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包括对城墙的大规模修建,今日西安城墙的基本格局即形成于明代。
- 清代:
清代基本沿用了明代的行政区划,西安府作为陕西省会,仍然是关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近现代:
- 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西安府,存长安县,属关中道。
- 1928年,析长安县城区设西安市。
- 1943年,再次成立西安市,为陕西省辖市。
-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属陕甘宁边区辖市。
- 1950年,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辖市。
- 1954年,改为省辖市,同时是省会所在地。
长安名称的消失和西安名称的固定,反映了历史发展、政治变革以及城市地位的演变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西安”这一名称也广为人知,成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