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需对抗水压:水下每下潜10米,水压会增加1个大气压,潜水时身体要承受不断增大的水压,这对身体尤其是胸部和耳部造成较大压力,为抵抗水压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肌肉需持续发力,从而消耗大量能量,让人容易感到疲惫,比如在较深水域潜水时,能明显感觉到胸口像被重物压迫,呼吸也变得困难。
- 呼吸方式较特殊:潜水时不能像平时一样自由呼吸,需借助特殊装备,比如使用水肺潜水装备时,要通过调节器控制呼吸,呼吸频率和深度与陆地不同,这增加了呼吸肌的做功量,而且在水下,气体的交换效率相对较低,为获取足够氧气,身体需要更努力地呼吸,导致呼吸肌更快疲劳,寒冷的水温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反射性增强,进一步加重呼吸负担。
- 装备增加身体负担:潜水装备如潜水服、气瓶、面镜等都有一定重量,一套完整的潜水装备加上配重,可能会让潜水者身体额外背负十几公斤甚至更重的东西,在水中移动时,这些装备的重量会阻碍动作,增加体力消耗,比如穿着厚重的潜水服在水中行走或游动,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花费更多力气。
- 体能消耗大:潜水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如游泳、下潜、上浮、保持身体姿态等,都需要消耗大量体能,而且水下环境复杂,可能会遇到水流、礁石等,需要不断调整动作和方向,进一步增加体能消耗,如果潜水时间较长或强度较大,身体的能量储备会快速耗尽,导致疲劳感加剧,例如在水流较强的海域潜水,要保持位置不被冲走就需要持续用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