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会下雪

百科5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水汽条件

  1. 大气环流带来水汽
    • 冬季,北京受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冷空气频繁南下,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会与之交汇,当西南气流较强时,会将相对温暖潮湿的空气输送到北京地区,暖湿气流中含有大量水汽,为降雪提供了物质基础。
    • 像在一些典型的降雪过程中,西南暖湿气流会源源不断地把水汽输送到北京上空,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当水汽达到一定程度,就具备了形成降水(包括降雪)的条件。
  2. 本地水汽蒸发补充
    • 北京地区有众多的河流、湖泊以及相对湿润的下垫面,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地表水会蒸发,土壤中的水分也会以水汽的形式进入大气。
    • 在冬季前期,地表还有一定的湿度,随着冷空气的到来,虽然气温降低,但地表蒸发的水汽会在近地面层积累,为后续可能的降雪提供一部分水汽来源。

动力条件

  1. 冷暖空气交汇
    • 冷空气南下时,其前沿与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在北京地区,冷暖空气交汇会导致空气上升运动。
    • 暖湿空气较轻,冷空气较重,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汽遇冷凝结,当温度低于0℃时,水汽就会直接凝华成冰晶,形成降雪。
    • 当较强的冷空气从蒙古高原快速南下,与从南方北上的暖湿气流在北京地区交汇时,就容易引发降雪天气过程。
  2. 地形作用
    • 北京处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当冷空气南下时,受到山地地形的阻挡,冷空气会在山前堆积,形成冷空气堆。
    • 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堆后,会被迫抬升,这种地形强迫抬升作用增强了空气的上升运动,有利于水汽的冷却凝结,增加了降雪的可能性。
    • 北京西部的太行山对冷空气的阻挡,使得冷空气在山前堆积,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常常会在山前一带形成较明显的降雪。

温度条件

  1. 近地面层温度
    • 近地面层的温度对降雪形态和强度有重要影响,当近地面层温度在0℃左右时,有利于雪花的形成和降落。
    • 如果近地面层温度过高,雪花在降落过程中可能会融化成雨滴;而温度过低,水汽可能会直接凝华在一些物体表面形成霜,不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的降雪。
    • 在一些降雪初期,近地面层温度接近0℃,雪花能够顺利飘落并堆积在地面,形成可见的降雪天气。
  2. 高空温度分布
    • 高空的温度分布决定了水汽凝结的高度和方式,在较高的高空,温度通常较低,当水汽随着上升气流到达一定高度后,温度降至0℃以下,水汽就开始凝华形成冰晶。
    • 不同高度的温度差异会影响冰晶的增长和聚集过程,如果高空温度分布较为稳定且适宜,冰晶能够不断长大并通过碰撞合并等过程形成较大的雪花,有利于降雪的发生。
    • 在一些高空槽过境时,高空温度垂直分布满足水汽凝华和冰晶增长的条件,就会促进降雪天气的发展。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