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为什么退鱼

百科3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远洋渔业中出现“退鱼”情况,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质量问题

  1. 鱼货规格不符
    • 在远洋捕捞作业中,可能会捕捞到未达到预定商业规格的鱼类,一些经济鱼类有特定的体长、体重等标准,若捕捞的鱼小于规定规格,可能不符合市场销售或加工要求。
    • 某种商业价值较高的鳕鱼,规定上市规格为体长30厘米以上,若捕捞到大量体长在25厘米左右的鳕鱼,这些小鱼就可能被视为“退鱼”对象,因为将其带回港口销售或加工,经济效益不高,还可能占用有限的存储空间和运输资源。
  2. 鱼货品质不佳
    • 鱼在捕捞后,如果保存条件不当或在运输过程中时间过长、环境不佳等,可能导致鱼货品质下降,鱼体出现异味、变色、肉质变软等情况。
    • 以金枪鱼为例,金枪鱼对新鲜度要求极高,如果捕捞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如快速冷冻等,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金枪鱼的肉质会逐渐氧化,产生酸败气味,这样的鱼就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金枪鱼的需求,只能作为“退鱼”处理。
  3. 受污染或有病害
    • 海洋环境可能受到各种污染,如工业废水排放、石油泄漏等,鱼类如果生活在受污染的海域,可能会吸收有害物质,导致鱼体含有超标污染物,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鱼类也可能感染疾病,一些远洋捕捞的鱼类可能感染寄生虫或细菌等病原体,像三文鱼可能感染海虱等寄生虫,如果鱼体寄生虫数量超标,就不能进入市场,只能退鱼,这不仅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健康,也是避免因病害鱼流入市场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和不良市场影响。

市场因素

  1. 市场需求变化
    • 市场对不同鱼类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市场流行趋势的变化等,某些鱼类的市场需求可能会突然下降。
    • 曾经市场对某种深海石斑鱼需求旺盛,但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兴起,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鱼类,石斑鱼的市场需求就可能减少,捕捞到的石斑鱼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新的市场渠道,就可能面临退鱼的情况。
  2. 价格波动
    • 远洋渔业面临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如果鱼类价格大幅下跌,低于捕捞、运输和加工成本,将鱼带回港口销售可能会导致亏损。
    • 某一时期由于国际市场上某种鱼类供应过剩,价格从每吨1万元骤降至5000元,而捕捞和运输成本每吨仍需6000元左右,此时渔民或渔业企业就可能选择在海上直接处理部分鱼货,即“退鱼”,以减少损失。
  3. 贸易政策限制
    •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政策会对远洋渔业产生影响,进口国可能会突然调整进口标准、增加关税或设置贸易壁垒等。
    • 某国对进口的某种鱼类实施更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要求检测更多的药物残留项目,如果捕捞的鱼类未能完全符合新的标准,就无法进入该国市场,原本计划运往该国销售的这部分鱼货就只能退运或在其他市场寻找销路,若一时找不到合适市场,就会出现退鱼情况。

作业与管理因素

  1. 捕捞配额限制
    • 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会对不同种类的鱼类设定捕捞配额,如果在捕捞作业中超过了配额,多余捕捞的鱼类就需要进行处理,可能包括退鱼。
    • 某海域对某种珍稀金枪鱼设定了年度捕捞配额为1000吨,某渔业企业在一个捕捞季节捕捞了1200吨,超出配额200吨,为了遵守规定,企业就需要将这200吨金枪鱼进行妥善处理,通常会选择退鱼,以避免面临罚款等处罚。
  2. 渔具故障或误捕
    • 在远洋捕捞过程中,渔具可能会出现故障,比如拖网渔船的拖网可能会破损,导致部分捕捞的鱼逃逸,而逃逸的鱼难以再捕捞回来,就可能造成一些不符合预期的捕捞结果。
    • 也可能存在误捕情况,一些渔业作业可能会意外捕捞到非目标鱼种,这些非目标鱼种可能不符合市场需求或不符合相关渔业管理规定,在捕捞某种经济鱼类时,误捕到大量珍稀保护鱼种,按照规定需要及时放生或妥善处理,这部分误捕的鱼就可能成为“退鱼”对象。
  3. 渔获统计与记录错误
    • 准确的渔获统计和记录对于渔业管理至关重要,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对捕捞量的判断失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 记录的捕捞量比实际少,当后续发现实际捕捞量超过配额时,就需要对多余的鱼进行处理,可能会退鱼,反之,如果记录的捕捞量比实际多,可能会导致下一次配额分配不合理,也可能会影响对渔业资源状况的准确评估,进而影响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决策。

运输与后勤因素

  1. 运输能力不足
    • 渔业企业的运输船只容量有限,如果捕捞量超出了运输船只的承载能力,就无法将所有捕捞的鱼都带回港口。
    • 一艘运输船的设计载重量为500吨,而在一次捕捞作业中收获了600吨鱼,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和遵守船只运营规定,只能选择将100吨鱼留在海上或在合适地点处理,这部分被留下的鱼就是退鱼。
  2. 运输设备故障
    • 运输过程中的设备故障可能影响鱼货的保存和运输,如制冷设备故障,无法维持适宜的低温环境,导致鱼货变质。
    • 运输金枪鱼的冷藏集装箱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温度升高,金枪鱼的肉质开始变质,为了避免更大损失,只能将这部分金枪鱼退掉,不能再运往市场销售。
  3. 港口拥堵或接收问题
    • 港口可能会出现拥堵情况,导致运输船只无法及时靠岸卸货,长时间等待可能会影响鱼货质量,增加成本。
    • 港口接收设施或加工能力也可能有限,如果港口没有足够的冷库空间来储存大量鱼货,或者加工企业无法及时处理所有捕捞的鱼,就可能导致部分鱼货需要退运或在海上进行处理,某港口近期由于维修等原因,冷库存储容量减少,当渔业运输船到达时,无法全部容纳船上的鱼货,只能将部分鱼退鱼处理。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