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山体滑坡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地质条件
- 地形地貌
- 茂县所在区域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这种地形使得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本身就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滑动,高山峡谷地区岩土体所受重力沿斜坡向下的分力较大,增加了滑坡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 当地多深切河谷,河谷两侧岸坡临空面大,岩土体的稳定性受到破坏,河流下切侵蚀作用使得岸坡岩土体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容易引发岩土体的变形和滑动。
- 岩土性质
- 茂县部分地区岩土体类型多样,一些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抗风化能力弱,容易破碎形成松散堆积物,这些松散堆积物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滑动,如页岩、砂岩等在风化作用下易形成碎块状物质,其内部结构松散,凝聚力低,在雨水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启动滑坡。
- 当地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如崩坡积物、滑坡堆积物等,这些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均匀,结构松散,孔隙率大,自身稳定性较差,在外部因素触发下极易发生滑坡。
气象条件
- 强降雨
持续的强降雨是导致茂县山体滑坡的重要诱发因素,大量降雨渗入岩土体后,一方面增加了岩土体的重量,增大了下滑力;雨水降低了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尤其是对于黏性土,饱和度增加会使其内聚力显著降低,当下滑力超过岩土体的抗滑力时,就容易引发滑坡,茂县在某些时期出现连续多日的强降雨天气,使得岩土体含水量急剧增加,最终导致了山体滑坡的发生。
- 地震
茂县处于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地震产生的地震波会对山体岩土体造成强烈的震动,破坏岩土体的结构,使其原有稳定性遭到破坏,地震可能导致岩土体内部的裂隙进一步扩展、贯通,增加了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地震还可能引发山体岩石的崩塌,这些崩塌物质堆积在山坡上,在后续降雨等因素作用下也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滑坡。
人类活动影响
- 工程建设
一些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活动可能扰动山体,在山区进行道路建设、开挖坡脚等工程时,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会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开挖坡脚会使上部岩土体失去支撑,增加下滑力,从而诱发滑坡,在茂县可能存在一些小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施工过程中对山体稳定性考虑不足,导致了局部岩土体的松动,为滑坡创造了条件。
- 植被破坏
当地部分区域存在过度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等植被破坏现象,植被具有固土作用,其根系可以加固岩土体,增加岩土体的抗滑力,植被破坏后,岩土体失去了植被根系的锚固作用,在降雨等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滑动,而且植被覆盖度降低,对雨水的截留和下渗调节作用减弱,更多雨水直接冲刷坡面,也会加速岩土体的侵蚀和滑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