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与地形因素
- 纬度位置
- 南京地处北纬31°14′至32°37′之间,这样的纬度使得它在不同季节接受太阳辐射的量有所不同。
- 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京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南京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气温较低。
- 海陆位置
-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距海不算太远,但也有一定距离。
- 夏季海洋对陆地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使得南京的气温不会过高,冬季,陆地降温快,南京受大陆冷气团影响较大,气温相对较低,与沿海城市相比,其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
- 地形地貌
- 南京地形以平原为主,但也有一些低山丘陵分布,如紫金山等。
- 山区与平原地区的气象条件存在差异,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在南京的山区,气温会比平原地区略低,而且空气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也会有所不同。
- 地形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作用也会影响降水分布,当暖湿气流遇到山地阻挡时,会被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容易形成地形雨,导致山区降水可能比平原地区多。
大气环流因素
- 季风环流
- 南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显著。
-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较多,气温较高,多高温多雨天气。
- 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西北季风,寒冷干燥,降水较少,气温较低,多低温少雨天气,季风的季节性变化使得南京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 大气环流系统移动
- 不同的大气环流系统,如锋面、气旋等的移动和影响,会导致南京气象条件的变化。
- 当冷锋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变化,暖锋过境时,气温升高,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常带来阴雨天气,而反气旋控制时,多晴朗干燥天气,江淮气旋的活动可能给南京带来较强降水过程,造成洪涝等灾害;而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南京可能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
下垫面性质因素
- 城市下垫面
- 南京是一个大城市,城市下垫面与自然下垫面有很大不同,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道路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
- 建筑物和道路等下垫面吸收和储存太阳辐射的能力较强,使得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在夏季,城市中心气温往往比郊区高出2 - 3℃甚至更多。
- 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大,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强,导致城市风速比郊区小,城市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排放大量的热量和污染物,也会影响城市的气象条件,如增加空气湿度、降低能见度等。
- 水域
- 南京境内有长江等较大水域,水域对气候有调节作用,使得周边地区气温变化相对缓和。
- 水体的比热容较大,升温慢、降温也慢,在夏季,水域能吸收大量热量,使周边地区气温不会过高;冬季,水域又能缓慢释放热量,对周边地区起到一定的增温作用,水域蒸发的水汽增加了空气湿度,有利于形成降水,也会影响局部的气象条件。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