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让人感觉干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气象因素
- 空气湿度降低
- 秋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暖湿空气势力减弱,冷空气开始频繁南下,冷暖空气交汇过程中,湿度较大的暖空气被冷空气取代,使得空气湿度明显降低。
- 相对湿度低于60%时,人们就会感觉空气比较干燥,秋季很多地区的空气相对湿度常常低于这个数值,例如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在秋季相对湿度可能降至30%-40%,导致人体皮肤和呼吸道水分流失加快,从而产生干燥的感觉。
- 降水减少
- 秋季是由夏季风逐渐过渡到冬季风的季节,大气环流形势发生变化,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逐渐减弱,难以形成较多的降水。
- 以我国为例,大部分地区秋季降水较夏季明显减少,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平均月降水量可达100-200毫米,而秋季月降水量可能减少到50-100毫米甚至更少,降水的减少使得空气得不到充分的湿润,进一步加剧了干燥的程度。
- 风速较大
- 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常伴有大风天气,大风会加速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
- 当风速较大时,即使空气湿度不是特别低,也会让人感觉皮肤和呼吸道干燥,在北方秋季常有4-5级甚至更大风的日子里,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皮肤紧绷、嘴唇干裂等干燥不适症状加重。
人体生理变化
- 皮肤新陈代谢减缓
- 随着气温下降,人体皮肤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逐渐减缓,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减弱,分泌的汗液和皮脂减少。
- 汗液和皮脂对皮肤有滋润和保护作用,分泌减少后,皮肤的保湿能力下降,变得更容易干燥、粗糙,出现起皮、瘙痒等现象。
- 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
- 秋季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的水分流失,黏膜变得干燥、脆弱。
- 呼吸道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其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咳嗽、咽干、咽痛等呼吸道不适症状,让人感觉呼吸道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环境因素
- 室内取暖设备影响
- 秋季天气转凉,很多家庭开始使用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这些设备在加热空气的过程中,会使室内空气的水分大量蒸发。
- 使用暖气时,室内温度升高,空气相对湿度会明显降低,原本室内空气可能还有一定湿度,但经过暖气加热后,相对湿度可能从原来的50%左右降至20%-30%,导致室内环境变得十分干燥,加重了人们干燥的感觉。
- 植被变化
- 秋季植物进入生长后期,树叶逐渐凋零,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弱。
- 植被对空气湿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蒸腾作用可以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水汽,秋季植被蒸腾作用减弱,使得周围环境空气湿度降低,从而让人感觉整体环境更加干燥。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