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需求集中
- 旅游旺季
- 五一劳动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同时也是旅游旺季,许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游,无论是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还是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区,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据统计,近年来五一假期的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态势,如此庞大的出行需求集中爆发,导致车票供不应求。
- 以热门旅游城市杭州为例,西湖周边的景点在五一期间每天接待游客量可达数万人次,大量游客需要乘坐火车、高铁等交通工具前往,使得前往杭州以及从杭州出发的车票早早售罄。
- 返乡探亲
- 五一假期对于很多在外工作、学习的人来说,也是返乡与家人团聚的好时机,尤其是一些在大城市务工的人员,他们希望利用假期回到家乡看望父母、亲人,在广东打工的四川籍人员,会集中购买前往四川的车票,这就使得相关线路的车票紧张,出现没票的情况。
- 一些高校学生也会在五一期间选择回家,高校集中的城市如武汉、南京、长沙等地,周边交通枢纽的车票在假期前也会被抢购一空。
运力相对固定
- 铁路运力调整
- 铁路部门的运力安排是根据平时的客流情况和运行计划来制定的,虽然在节假日会适当增加一些车次,但整体运力的提升幅度相对有限,铁路线路和列车的数量是相对固定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以满足五一期间爆发式的出行需求。
- 某些热门线路每天的固定车次可能就那么几趟,即使加开了临时车次,由于需求增长过大,仍然无法满足所有旅客的购票需求,像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高铁,即使加开了部分车次,车票依然很抢手,很多人还是买不到合适的票。
- 航班资源受限
- 航空运输同样面临运力限制,机场的起降资源有限,五一期间航班时刻安排基本是提前规划好的,很难临时大幅增加航班,而且飞机的座位数量相对火车一节车厢来说较少,无法迅速承载大量增加的旅客。
- 一些热门航线在五一期间的航班客座率往往很高,像从北京飞往三亚的航班,即使在假期增加了一些航班,但由于预订人数众多,很多时候也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售票规则与时间因素
- 预售期规定
- 铁路车票的预售期一般为提前30天(含当天),五一假期的车票往往在预售期开始的第一时间就被大量抢购,很多人会提前关注并在预售期一开始就下单购票,导致热门车次和线路的车票很快售罄。
- 假设五一假期从5月1日开始,那么4月1日零点就可以购买5月1日的车票,很多经常出行的旅客会设置好闹钟,准时在这个时间点购票,使得一些热门车次的首班车票瞬间被抢光。
- 抢票时间节点
- 网络售票系统的放票时间是有规律的,不同车站、不同车次的放票时间不同,一些热门车次在整点或半点放票,很多人会利用第三方抢票软件在放票瞬间进行抢票,但由于同时抢票的人数众多,服务器可能会出现拥堵,导致部分人无法成功抢到票。
- 某趟热门车次在上午10点整放票,成千上万人同时在这个时间点点击抢票,网络延迟等情况就可能使得部分人虽然操作了抢票但最终没抢到票,看起来就好像没票了一样,而且抢票软件的使用也可能导致部分旅客觉得抢票困难,感觉没票可买。
票务管理与余票情况
- 票额分配
- 铁路部门会根据各站的客流情况和运输能力进行票额分配,一些大站的票额相对较多,但热门线路上的中间站票额可能有限,在一条热门高铁线路上,始发站会预留一定比例的票额给长途旅客,而途经的一些小站可能分配到的票额较少,导致这些小站的旅客购买车票时发现没票。
- 对于一些热门车次,为了保证长途旅客的出行需求,可能会减少短途票的投放量,从北京到广州的列车,可能会优先满足全程旅客的购票需求,使得北京到中途某站的短途车票数量很少甚至没有。
- 动态余票显示
- 12306网站或手机客户端上显示的余票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时候旅客看到显示没票,但实际上可能还有部分车票因为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等原因没有显示出来,在列车开车前一段时间,可能会有一些旅客退票,而这些退票信息可能不会马上在余票系统中体现,导致后续购票的旅客误以为没票了。
- 一些车票可能被分配到不同的票仓,普通旅客在查询时只能看到一部分票仓的余票情况,其他票仓的票可能显示已售罄,但实际可能还有剩余,有的车次会有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等不同票仓,可能商务座显示没票,但二等座还有部分余票未被全部售出。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