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体气候情况较为复杂,冷暖程度在不同地区和时段存在差异,有些地区感觉2018年不那么冷,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大气环流异常
- 北极涛动
- 北极涛动(AO)是指北极地区气压与中纬度地区气压的一种反相变化关系,2018年北极涛动呈现出有利于中纬度地区偏暖的异常状态。
- 当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时,极地冷空气更容易被限制在极地地区,而中纬度地区受来自低纬的暖空气影响相对增强,在一些冬季月份,北极地区高压增强,中纬度地区低压系统相对活跃,引导暖湿气流北上,使得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高,感觉不那么寒冷。
- 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通常会使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升高,2018年前期处于弱厄尔尼诺状态,它对大气环流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 厄尔尼诺引发的沃克环流异常,使得热带地区大气运动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的环流形势,这可能导致冷空气活动路径和强度发生变化,使得一些原本寒冷的地区冷空气活动减弱,气温相对偏高,整体感觉冬季没有那么寒冷。
- 虽然2018年不是典型的强厄尔尼诺年份,但它的存在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气候模式,对冬季气温分布产生了影响。
- 西风带波动
- 西风带是位于中纬度地区的行星风带,其波动会影响冷空气的南下和暖空气的北上,2018年西风带波动较为频繁且具有一定特点。
- 一些长波槽脊的异常发展和移动,使得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到阻挡或分流,不能像正常年份那样顺利影响到更多地区,暖湿气流也能更深入地向北推进,与冷空气交汇区域发生变化,导致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出现异常,某些时段西风带的波动使得冷空气在高纬度地区堆积,而中低纬度地区受暖湿气流控制时间延长,气温相对较高,造成了冬季整体寒冷程度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
- 长期趋势的叠加
-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持续,2018年处于这一长期变暖趋势的进程中,尽管每年的气候情况会有波动,但总体的气候变暖背景对当年的气温产生了一定影响。
-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在逐渐升高,海洋和大气储存了更多的热量,这些额外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冬季冷空气的活动和强度,冷空气势力相对减弱,或者其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不如以往,使得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没有达到以往的寒冷程度,从而让人感觉2018年不那么冷。
- 海温异常
- 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温的变化对大气环流和气候有着深远影响,2018年部分海域海温出现异常。
- 一些关键海域如赤道中东太平洋、北大西洋等海温的异常偏高或偏低,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了大气环流,暖海温会向大气输送热量,影响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环流,进而改变了冷空气的活动路径和强度,使得冬季气温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分布异常,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表现出不那么寒冷的特征。
其他因素
- 城市化进程影响
- 在许多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物密集、人口众多、工业活动频繁等因素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中心区域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2018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人们在城市中生活,会更直接地感受到这种相对温暖的环境,从而觉得整体气候没有那么寒冷,即使在冬季,城市中的气温可能比周边农村地区高出好几摄氏度,这对人们的体感温度产生了显著影响。
- 观测站点变化
- 气象观测站点的分布和设置也会对气温数据的代表性产生影响,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地区的观测站点可能发生了变化。
- 部分观测站点周边环境发生了改变,如新建了建筑物、植被覆盖度变化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干扰气温的准确测量,如果新的观测环境使得测量到的气温相对偏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当年寒冷程度的判断,让人感觉2018年的气温不像以往那样低,不同时期观测站点的布局调整,可能导致数据序列的连续性和代表性有所变化,进而影响对全年气温特征的分析和感知。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