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温为什么

百科1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太阳辐射增强

  1. 季节与纬度因素
    • 福建地处低纬度地区,在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北移,福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明显增多,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增加,地面吸收的热量增多,进而使得气温升高。
    • 夏季是一年中太阳辐射最为强烈的时段之一,福建在这个季节更容易受到较强太阳辐射的影响,为高温天气的形成提供了能量基础。
  2. 大气环流背景

    当大气环流形势有利于太阳辐射直接到达地面时,福建地区会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大量的太阳辐射能够直接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空气吸收的热量大幅增加,从而导致气温迅速上升,引发高温天气。

大气环流异常

  1. 副热带高压影响
    • 副热带高压是影响福建夏季天气的重要大气环流系统,当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福建地区时,盛行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具有绝热增温的作用,空气在下沉过程中,高度降低,气压增大,气团被压缩,温度升高。
    • 下沉气流抑制了空气的垂直对流,使得热量难以扩散,地面热量不断积累,导致福建地区气温持续升高,形成高温天气,而且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区域天气晴朗少雨,太阳辐射可以持续加热地面和大气,进一步加剧高温态势。
  2. 其他环流异常
    • 有时大气环流中的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异常的高温天气,西风带环流异常,使得冷空气活动减弱,难以影响福建地区,从而使得该地区长时间处于相对温暖的气团控制下,容易出现高温。
    • 或者当亚洲大陆上的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时,也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气流输送,使得福建地区的空气交换受到抑制,热量不易散发,导致气温升高形成高温天气。

城市热岛效应

  1. 城市下垫面特性
    • 福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下垫面大多由水泥、沥青等材料构成,这些材料的比热容较小,在太阳辐射下升温速度快,能够迅速吸收并储存热量。
    • 相比之下,自然下垫面如植被覆盖的土地,比热容较大,升温相对较慢,城市下垫面的这种特性使得城市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后,温度快速上升,形成城市热岛的“热源”。
  2. 人为热排放
    • 城市中人口密集,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活动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工厂的机器运转、汽车尾气排放、空调等设备的使用都会产生热量。
    • 这些人为热的排放不断增加城市的热量总量,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在高温天气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与自然高温叠加,使得福建城市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高温影响更为显著。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