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因素
- 纬度位置
菲律宾位于低纬度地区,靠近赤道,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较高,为台风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热量条件,温暖的海水蒸发大量水汽,上升形成深厚的对流云团,这是台风发展的能量来源和水汽基础,广阔的热带洋面源源不断地向大气输送水汽和热量,使得在菲律宾周边容易孕育出台风胚胎。
- 海陆位置
菲律宾由众多岛屿组成,四周被海洋环绕,海洋的比热容大,在太阳辐射下升温慢、降温也慢,能储存大量热量,这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的环境,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当暖湿的海洋空气在岛屿周边上升时,容易形成气旋性环流,进而发展成台风,而且岛屿的地形对气流有一定的阻挡和抬升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对流发展,增加了台风形成的可能性。
大气环流因素
- 季风影响
菲律宾处于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转为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暖湿空气,与菲律宾当地的空气交汇,形成强烈的对流活动,这种冷暖空气的交汇为台风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促使空气强烈上升,引发气旋性旋转,当条件合适时就发展成台风。
-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对菲律宾台风活动有重要影响,当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且位置偏南时,其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扰动向菲律宾方向移动,这些热带扰动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吸收能量和水汽,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发展增强成为台风,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时,有利于台风在菲律宾沿海地区频繁登陆。
- 赤道辐合带
赤道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它经常在菲律宾附近活动,这里气流辐合上升,容易产生云团和对流活动,当辐合带的强度和位置适宜时,就可能引发台风的形成,赤道辐合带的不稳定和移动会导致台风生成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总体上增加了菲律宾海域台风形成的概率。
其他因素
- 全球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水温升高,为台风的形成提供了更有利的热力条件,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热带海洋上生成台风的潜在区域有所变化,菲律宾周边海域由于水温上升,台风生成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一些气候模型预测,未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菲律宾地区台风的发生可能会更加频繁,强度也可能有所增强。
- 海洋环流
菲律宾周边海域存在着复杂的海洋环流系统,如黑潮分支等,这些海洋环流会影响海水的热量和盐分分布,进而影响大气环流,暖性的海洋环流会将热量输送到菲律宾附近海域,使得海面温度升高,有利于台风形成,海洋环流还会影响台风移动路径上的环境条件,例如引导台风向菲律宾方向移动或改变其登陆地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