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顺延(通常说的航班延误)主要有以下多种原因:
天气因素
- 恶劣气象条件
- 大雾:大雾天气会导致能见度极低,当机场能见度低于规定标准时,飞机无法安全起降,能见度小于400米,跑道视程小于350米,航班就可能延误,因为飞行员在这种低能见度情况下难以准确判断跑道位置、飞机与跑道的相对距离和角度等,容易引发着陆事故。
- 暴雨:暴雨会使跑道积水,影响飞机的刹车性能和轮胎与跑道的摩擦力,强降雨还可能造成飞机机身结冰等问题,如果跑道积水超过一定深度,飞机着陆时可能会出现水漂现象,导致飞机失控,积水深度超过6毫米时,就会对飞机着陆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使航班延误。
- 冰雪:机场跑道积雪或结冰会严重影响飞机的起降,积雪会增加跑道摩擦力,使飞机难以达到正常起飞速度,起飞滑跑距离大幅增加;结冰则可能导致飞机机翼等关键部位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改变,影响飞行安全,在冰雪天气下,机场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除雪除冰作业,这也会导致航班起降时间延长,出现延误。
- 强对流天气
- 雷暴:雷暴天气伴有强烈的雷电、大风、暴雨等,雷电可能会击中飞机,损坏飞机的电子设备等关键部件,大风会使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姿态难以控制,增加着陆难度,雷暴产生的强风可能使飞机着陆瞬间的地速与正常情况相差很大,飞行员难以准确操作飞机降落,导致航班延误或备降其他机场。
- 台风: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对机场设施和飞机飞行影响巨大,强风可能吹倒机场的导航设施、候机楼等建筑物,影响航班的正常起降秩序,暴雨会造成跑道积水、能见度降低等问题,同时飞机在强风中飞行面临极大风险,为确保安全,航班通常会取消或延误。
空中交通管制因素
- 流量控制
- 机场繁忙:大型枢纽机场每天起降的航班数量众多,空域资源有限,当航班流量超过机场和空域的承载能力时,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就需要对航班进行流量控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繁忙机场,在高峰时段,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和秩序,管制部门会根据空域和跑道使用情况,有计划地安排航班起降顺序,导致部分航班等待时间延长,出现延误。
- 航路拥堵:在一些主要航路上,由于航班集中飞行,可能会出现航路拥堵,比如某些连接经济发达地区的航线,在特定时间段内,大量航班汇聚,管制部门需要合理调配飞机之间的间隔,避免空中碰撞等事故,这就可能使部分航班在航路上盘旋等待,造成延误。
- 军事活动
- 军事演习:当进行军事演习时,相关空域会被临时管制,军事演习需要划定特定的演习区域,限制民用飞机进入,以确保演习安全和不干扰军事行动,这会导致经过该空域的航班需要绕飞,增加飞行时间和距离,从而造成航班延误,在沿海地区进行军事演习时,附近空域的民用航班可能需要调整航线,甚至长时间等待,影响航班正常运行。
- 军事任务:执行军事任务的飞机,如战斗机紧急起飞执行防空、侦察等任务,会优先占用空域资源,影响民用航班的正常起降安排,管制部门需要首先保障军事任务的顺利进行,对民用航班起降进行调整,导致航班延误。
航空公司自身因素
- 机械故障
- 飞机部件故障:飞机的发动机、起落架、航电系统等关键部件出现故障,发动机出现叶片损坏、燃油系统故障等,会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必须进行检查和维修,起落架故障可能导致飞机无法正常着陆或起飞,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修复,航电系统故障会影响飞机的导航、通信等功能,飞机不能在这种状态下安全飞行,航空公司会安排维修人员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或修理,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 维护保养问题:如果飞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潜在故障,定期的机身检查、设备校准等工作未按标准完成,在飞行中可能引发问题,维护工具、零部件等准备不充分,也会延长维修时间,导致航班延误。
- 机组人员因素
- 人员短缺:航空公司可能出现机组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由于飞行员排班不合理、机组人员请假等原因,导致航班执行时缺少合格的飞行员或其他机组人员,没有足够的机组人员,航班就无法按时起飞,只能等待人员到位,从而造成延误。
- 人员资质问题:机组人员的资质不符合飞行要求也会导致航班延误,飞行员的飞行经历时间不足、健康状况不佳不符合飞行条件等,航空公司需要重新安排合适的机组人员来执行航班任务,这就会使航班延误。
- 后勤保障问题
- 燃油供应:机场燃油供应出现问题,如燃油管道故障、燃油储存不足等,会影响飞机的正常加油,飞机没有足够的燃油就无法起飞,即使在飞行途中燃油供应不足也会导致飞机紧急降落或在机场等待加油,造成航班延误。
- 货物装载:对于有货物运输的航班,如果货物装载出现问题,如货物超重、装载不平衡等,需要重新调整货物装载,这会延长航班准备时间,导致航班延误,货物运输流程中的安检、装卸设备故障等也可能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
其他因素
- 突发事件
- 机场设施故障:机场的跑道、候机楼、导航设备等设施出现故障,跑道的灯光系统故障,会影响夜间航班的起降;候机楼的登机桥故障,导致旅客无法正常登机,都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从而造成航班延误。
- 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冠疫情期间,机场实施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旅客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环境消杀等工作,导致旅客通行速度减慢,安检等流程时间延长,航空公司可能会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调整航班计划,减少航班频次或改变航线,这些都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 旅客原因
- 旅客迟到:部分旅客未能按时到达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导致航班无法按时起飞,航空公司规定旅客需要在航班起飞前一定时间到达机场完成值机、安检等流程,若大量旅客迟到,航班只能等待,从而延误。
- 旅客突发疾病或行为异常:在飞行过程中,旅客突发疾病需要紧急医疗救助,飞机可能需要改变航线前往有医疗条件的机场降落,或者在目的地机场延误降落以便进行救治,旅客在飞机上出现行为异常等情况,影响飞行安全,飞机也可能采取相应措施,导致航班延误。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