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为什么下雨

百科2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大气环流因素

  1. 季风影响
    • 黄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夏季风)携带大量水汽,当这些暖湿气流向陆地推进时,遇到黄山山脉的阻挡,气流被迫抬升。
    • 根据大气物理学原理,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加,气压降低,空气会逐渐冷却,随着气温的降低,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后就容易凝结成小水滴,进而形成降雨,每年夏季风盛行时,黄山地区常常会出现降雨天气。
  2. 锋面活动
    • 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当锋面移动到黄山地区时,会带来明显的天气变化,其中降雨是常见的现象。
    • 冷锋过境时,冷空气推动暖空气上升,暖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降雨,暖锋过境时,暖空气沿冷空气爬升,同样会使水汽冷却凝结致雨,当冷锋自北向南移动经过黄山时,会带来一阵降雨天气,降雨强度可能较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暖锋影响时,降雨可能相对较为缓和,持续时间较长。

地形因素

  1. 山脉阻挡与抬升
    • 黄山山脉地势起伏较大,当暖湿气流遇到山脉阻挡时,气流不能顺利通过,只能被迫沿着山坡上升。
    • 随着气流的上升,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空气冷却后,水汽容易达到饱和并凝结成云致雨,这种因地形阻挡抬升而形成的降雨被称为地形雨,当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遇到黄山山脉阻挡时,在山脉的迎风坡一侧会形成丰富的降雨,使得黄山的一些区域降雨频繁,而背风坡一侧则可能相对干燥,形成雨影区。
  2. 山谷风与降水
    • 黄山存在明显的山谷风现象,白天,山坡接受太阳辐射增温快,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谷风,谷底的冷空气会向山坡流动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
    • 夜晚,山坡散热快,气温迅速下降,空气冷却下沉,形成山风,山风沿山坡向谷底流动,当遇到谷底相对较暖湿的空气时,可能会形成一些对流性的降雨天气,在夏季的夜晚,黄山的山谷中有时会出现局部降雨,这与山谷风的作用有一定关系。

水汽条件

  1. 丰富的水汽来源
    • 黄山周围水系发达,附近有新安江等河流,水域面积较大,这些水体在太阳辐射下不断蒸发,为大气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 黄山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森林中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也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水汽,茂密的森林在白天会持续蒸腾水汽,使得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当具备一定的上升条件时,就容易形成降雨。
  2. 湿度状况
    • 黄山地区空气湿度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对湿度经常在70%以上,在降雨前甚至可能达到90%以上。
    • 高湿度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时,只要有微小的扰动促使水汽进一步聚集,就很容易形成雨滴降落,在一些闷热潮湿的天气里,黄山地区更容易出现降雨,就是因为湿度条件适宜降雨的发生。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