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绿茶是具有独特香气的,若感觉不香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茶叶自身因素
- 品种差异
- 不同品种的绿茶香气特点不同,一些品种如龙井43号,制成的龙井茶具有浓郁的豆香;而像碧螺春,其品种特色香气为花果香,如果对某种特定香型的期待值高,当选择了不具备该香型的品种时,就会觉得香气不明显。
- 在不了解茶叶品种香气特征的情况下,将以栗香为主的信阳毛尖与有兰花香的太平猴魁对比,若期望太平猴魁那种兰花香,就会觉得信阳毛尖的香气不够浓郁或不符合自己心中的“香”的标准。
- 原料等级
- 高级绿茶采摘的是鲜嫩的芽叶,其香气往往更为浓郁,而低等级绿茶原料相对较粗老,所含的芳香物质不如高级别茶叶丰富。
- 比如特级龙井,芽头肥壮,制成后香气清高持久;而一级龙井原料稍大一些,香气的浓郁度和持久度就会相对弱一些,如果选择了低等级绿茶,就容易感觉香气不足。
- 储存条件
- 绿茶容易吸附异味,如果储存环境有异味,茶叶就会吸收这些异味,从而掩盖自身的香气,比如存放在有樟脑丸味道的柜子里,茶叶就会带上樟脑丸味,原本的清香就难以闻到。
- 绿茶对湿度和温度也比较敏感,如果储存环境湿度大,茶叶容易受潮变质,导致香气散失;温度过高会加速茶叶的氧化,使香气降低,在潮湿闷热的夏季,如果绿茶没有妥善保存,就会很快失去原有的香气。
制作工艺因素
- 杀青环节
- 杀青是绿茶制作的关键步骤,若杀青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茶叶中的部分芳香物质会过度挥发或发生转化,导致香气受损。
- 在制作龙井时,如果杀青温度超过标准,原本能形成豆香的物质被破坏,就可能使茶叶香气变得淡薄,甚至出现焦糊味,从而掩盖了正常的清香。
- 干燥环节
- 干燥方式和程度也会影响绿茶香气,如果干燥不充分,茶叶含水量高,容易在储存过程中变质,香气无法充分形成和保留;而过度干燥则可能使茶叶表面的一些芳香物质挥发过度,香气减弱。
- 比如采用烘干机高温快速干燥,虽然效率高,但可能导致茶叶香气不够纯正、浓郁,相比之下,传统的炭火烘焙干燥,能更好地保留茶叶的香气,使香气更醇厚。
冲泡因素
- 水温
- 不同的绿茶对水温要求不同,水温过高会破坏茶叶中的芳香物质,使香气过早散失,还可能产生闷熟味,大多数细嫩绿茶适合用80℃左右的水温冲泡。
- 用沸水冲泡碧螺春,茶叶中的芳香物质瞬间大量挥发,不仅香气不持久,还会使茶汤带有苦涩味,掩盖了其原本的花果香。
- 投茶量与浸泡时间
- 如果投茶量过少,茶叶与水的接触不够充分,释放出的香气有限,而投茶量过多,浸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物质过度浸出,可能会使茶汤变得苦涩,香气也会受到影响。
- 150毫升的杯子,正常投茶量3克左右,浸泡2 - 3分钟能较好地呈现绿茶的香气,若投茶量只有1克,浸泡时间又短,就很难闻到浓郁的香气;若投茶量8克,浸泡10分钟,茶汤苦涩,香气也会大打折扣。
- 茶具
- 不同茶具对绿茶香气的展现也有影响,一些质地疏松、透气性好的茶具,如紫砂壶,会吸收部分茶叶香气,导致香气散发不够充分;而玻璃茶具能直观地展现茶叶的形态和汤色,且不吸收香气,更有利于香气的散发。
- 用紫砂壶冲泡龙井,由于紫砂壶吸附香气,相比用玻璃茶具冲泡,龙井的香气就会显得不够清扬。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