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川大雾

百科1个月前发布 admin
2 0
广告也精彩

气象条件方面

  1. 稳定的大气层结
    • 当大气层结稳定时,空气不易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在银川地区,若有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会抑制空气的垂直交换,在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影响时,空气在高压控制下下沉,使得近地面空气难以向上扩散,水汽和污染物等容易在近地面聚集,为大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稳定的大气层结使得水汽难以通过对流被输送到高空,从而在近地面不断累积,当水汽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形成大雾。
  2.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大雾形成的重要因素,银川地区在某些时段,地面热量散失较快,导致近地面气温较低,比如秋冬季节,夜晚地面辐射降温明显,使得近地面空气温度降低。
    • 相对湿度较高,空气中水汽充足,银川周边有黄河等水体,以及一些灌溉渠道,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水汽蒸发进入大气,使得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当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
  3. 微风或静风环境
    • 微风或静风不利于大雾的消散,当风速较小(一般小于 3 米/秒)时,空气的水平输送能力较弱,不利于雾滴的扩散和稀释。
    • 在静风条件下,雾滴难以被吹散,会持续聚集在近地面,使得雾的浓度不断增加,能见度降低,在一些山谷地区或者城市的背风区等容易出现静风环境的区域,更容易形成和维持大雾天气。

地理环境因素

  1. 地形影响
    • 银川处于宁夏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开阔,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的快速流动和扩散,冷空气在平原地区堆积,暖湿空气也容易在此停滞,使得水汽和污染物等容易聚集。
    • 周边的山脉对气流有一定的阻挡和引导作用,贺兰山对冬季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使得冷空气在山前堆积,容易形成逆温层,进一步稳定大气层结,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山脉的存在也会影响水汽的输送和分布,当暖湿气流遇到山脉阻挡时,会在山前抬升、冷却,增加水汽的凝结机会,从而在山前区域容易出现大雾天气。
  2. 城市下垫面特征
    • 银川市区内建筑物密集,道路硬化面积大,城市下垫面的这种特征使得白天吸收太阳辐射较多,升温较快,但夜晚地面辐射散热也快,导致近地面气温较低,容易形成辐射雾。
    • 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活动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可以作为雾滴的凝结核,汽车尾气排放的微小颗粒物等,为水汽凝结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使得水汽更容易凝结成雾滴,从而增加了大雾形成的可能性,并且可能导致雾的浓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人为活动影响

  1. 工业排放
    • 银川的工业生产活动会向大气中排放一定量的污染物,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物质,一方面会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 一些工厂排放的细微粉尘颗粒,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会吸附水汽形成小液滴,这些小液滴聚集在一起就可能形成大雾,而且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还可能会对大气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产生影响,进一步改变大气的稳定度等气象条件,间接影响大雾的形成和发展。
  2. 机动车尾气排放
    • 随着银川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颗粒物等污染物,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
    • 在早晚交通高峰期,机动车尾气排放集中,当气象条件适宜时,这些凝结核会促使水汽凝结,容易在城市道路周边等区域形成局部的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出行和空气质量。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