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感觉好冷,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季节因素
- 冬季本身寒冷 过年一般处于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上旬左右,正值一年中较寒冷的时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地面向大气传递的热量也有限,所以整体气温较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影响,冷空气带来降温,使得过年期间寒冷加剧。
- 处于特定节气 过年期间常常会遇到大寒、小寒等寒冷节气,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小寒也标志着天气寒冷程度逐渐加深,这些节气的气候特征会让过年期间的寒冷感更为明显,比如在大寒节气时,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大且气温持续走低,给过年增添了寒冷氛围。
气象条件
- 冷空气活动频繁 冬季是冷空气活动的高发季节,过年期间冷空气容易频繁南下,冷空气入侵时,会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变化,使得气温急剧下降,让人感觉格外寒冷,一股较强的冷空气过境,可能在短时间内使气温下降10℃甚至更多,外出时明显能感觉到寒意逼人。
- 降水与湿度影响 过年期间有时会出现降水天气,如降雪或降雨,当有降雪时,雪花飘落会带走大量热量,导致气温降低,而且雪后地面被冰雪覆盖,冰雪融化也需要吸收热量,进一步使环境温度下降,降雨时,空气湿度增加,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速度减慢,热量散发受阻,会让人感觉更加阴冷潮湿,加剧寒冷的感觉,在湿冷的天气里,即使温度不是特别低,也会让人觉得寒意入骨。
- 气压变化 气压的变化也可能对寒冷感觉产生影响,当冷高压控制区域时,气压较高,天气通常较为晴朗,但同时冷空气堆积,容易带来寒冷天气,过年期间如果处于冷高压系统控制下,气压升高,空气下沉,不利于热量的扩散,使得寒冷的感觉更为强烈。
环境与人为因素
- 室内外温差大 过年时人们大多会待在室内,室内一般会通过供暖设备保持温暖,如暖气、空调等,当人们从温暖的室内外出时,骤然进入寒冷的室外环境,巨大的温差会让人瞬间感觉寒冷,比如在北方有暖气的室内温度能达到20℃以上,出门到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户外,就会觉得非常寒冷。
- 衣着习惯 过年期间,人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场合频繁进出室内外,在穿衣方面有时会不太适应,如果没有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就容易在寒冷的天气中着凉,出门时穿得不够保暖,在寒冷的户外暴露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很冷,而且过年时人们的活动相对较多,身体产生的热量容易在频繁的活动中散发出去,若衣物保暖性不足,也会加剧寒冷感。
- 心理因素 过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往往会有较多的社交活动和外出安排,在忙碌和兴奋的氛围中,可能会分散对寒冷的注意力,但当活动结束后,安静下来时,就会更加明显地感觉到寒冷,如果过年期间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天气一直不好,也会让人在心理上放大寒冷的感觉,觉得过年格外冷。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