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为什么命名

百科6个月前发布 admin
2 0
广告也精彩
  • 康熙命名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 雍正命名说:雍正帝在《圆明园记》中称:“圆明园者,康熙皇帝所赐园名也。”他还说:“及乎践祚临御,以东南西北四宇,地为形胜,名园既多,爰斟酌前规,修葺增华, spontaneously the name Yuanmingyuan was given.” 意思是说,他即位后,鉴于这里地势优越,名园众多,于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修缮扩建,自然而然地沿用了“圆明园”这个名字。
  • 园林功能说:“圆明”二字,意为“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圆明”是雍正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

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它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沧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