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因素
-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泰山的海拔相对较高,其主峰玉皇顶海拔约1545米,相比周边低海拔地区,气温会明显降低,当周边平原地区气温为25℃时,泰山顶上的气温可能会低至十几摄氏度甚至更低。
- 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弱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起到保温作用的成分相对较少,这使得地面热量更容易散失到宇宙空间,导致山顶气温较低,泰山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保存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阻止热量外流,所以气温较低。
气候环流因素
- 冷空气易堆积
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容易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当冷空气南下时,泰山会成为冷空气的一个阻挡和堆积区域,冷空气密度大,会在泰山周围及山上堆积,导致气温下降,而且冷空气在堆积过程中,与暖空气的交换相对缓慢,使得低温状态得以维持。
- 地形影响气流
泰山的地形较为复杂,山脉走向等会影响气流运动,当气流遇到泰山时,会被迫抬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气压降低,体积膨胀,根据热力学原理,气体会对外做功,消耗自身能量,从而导致温度降低,这种地形引起的气流垂直上升运动加剧了山顶的寒冷程度。
植被覆盖与下垫面性质
- 植被调节气温能力相对较弱
泰山上植被虽然丰富,但与低海拔的大面积森林或农田相比,其调节气温的能力有限,森林等植被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调节局部气候,白天吸收热量,晚上释放热量,起到一定的缓冲气温变化的作用,然而泰山上植被分布相对分散,且海拔高导致热量交换等过程相对较弱,不能像低海拔地区那样有效调节气温,使得山顶气温较低且变化较为剧烈。
- 下垫面散热快
泰山的岩石等下垫面比热容较小,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较快,而在夜晚向外辐射热量也快,散热迅速,相比之下,低海拔地区的土壤、水体等比热容较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泰山的这种下垫面性质不利于热量的储存,导致夜晚气温迅速降低,感觉比较寒冷。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