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以其奇绝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闻名于世,“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奇峰怪石:庐山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山峰多峭壁悬崖,千姿百态,如五老峰像五位老人并肩而坐,形象逼真;三叠泉从五老峰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 奇松:庐山松树枝干盘根错节,形态奇特,有的像龙蛇飞舞,有的像雄鹰展翅,有的像亭盖,有的像伞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庐山迎客松,它位于庐山风景区锦绣谷的天桥附近,姿态优美,枝叶向一侧伸展,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欢迎游客,成为庐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 奇云:庐山云雾瞬息万变,时而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时而如轻盈飘逸的薄纱,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使庐山宛如仙境,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特别是在雨过天晴之后,云雾蒸腾,形成云海奇观,山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仿佛仙岛浮于海上,令人叹为观止。
- 奇瀑:庐山瀑布众多,其中以三叠泉最为著名,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瀑布分三叠,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站在瀑布之下,可感受到水雾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奇特的地质: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东亚裂谷系”省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庐山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庐山的岩石纹理独特,有许多褶皱和断层,这些地质遗迹为研究地球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奇洞:庐山有许多天然洞穴,这些洞穴形态各异,有的宽敞开阔,有的狭窄幽深,如仙人洞,洞深约10米,洞顶为一巨大岩石覆盖,宛如一道石梁,洞壁有历代石刻,洞中央有一圆形石台,上有石桌、石凳,相传为吕洞宾修仙之所,洞内云雾缭绕,时而传来清脆的鸟鸣声,给人一种清幽神秘的感觉。
- 奇景形成的原因:庐山“奇”景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独特的地质构造是基础,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庐山不断隆升,形成了高耸的山峰和陡峭的悬崖,气候条件也对庐山奇景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湿润的气候使得庐山常年云雾缭绕,为奇峰、怪石、奇松增添了神秘的面纱,长期的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进一步雕琢了庐山的地貌,使其更加奇特多姿。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