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两个航班号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航班代码共享
- 概念
代码共享(Codeshare)是指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号(即代码)可以用在另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上。
- 原因
- 资源优化:航空公司之间通过代码共享合作,可以整合彼此的航线网络、航班资源和运营能力,A航空公司在某条航线上运营能力较强,但在另一条相关航线上资源相对薄弱;而B航空公司则相反,双方通过代码共享,A航空公司可以借助B航空公司在其优势航线上的资源,B航空公司也能利用A航空公司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互补,为旅客提供更广泛的航线选择和更便捷的出行服务。
- 市场拓展:对于一些小型航空公司或新进入市场的航空公司来说,代码共享是一种快速进入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方式,它们可以借助合作伙伴已有的成熟航线网络和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旅客,一家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与大型航空公司代码共享后,旅客看到熟悉的航班号,会增加对该新航空公司航班的信任度和选择意愿,有助于新航空公司在市场中立足并发展。
- 举例
实际执行航班的是A航空公司,但它与B航空公司有代码共享协议,那么在票务系统、航班时刻表等渠道,这个航班既会显示A航空公司的航班号,也会显示B航空公司的航班号,旅客购买机票时,虽然乘坐的是A航空公司的飞机,但可能看到的航班号属于B航空公司,这方便了旅客根据自己熟悉或偏好的航空公司航班号来选择航班。
航班变更调整
- 概念
航班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变更,包括航班时刻、机型、航线等方面的调整,这些调整可能会导致出现两个航班号。
- 原因
- 时刻调整:当航班的起降时刻发生较大变动时,航空公司可能会为新的航班时刻分配一个新的航班号,原计划上午10点起飞的航班,由于机场流量控制等原因,调整到下午3点起飞,为了便于管理和识别,可能会启用新的航班号,这样做是为了让旅客和相关系统能够清晰区分不同时刻的同一航线航班,避免混淆。
- 机型更换:如果航班所使用的机型发生改变,航空公司也可能会分配新的航班号,不同机型的座位布局、服务设施等存在差异,更换机型可能会影响旅客的体验和航空公司的运营安排,使用新航班号可以更准确地标识航班的具体情况,方便旅客了解和选择。
- 航线变动:当航班的航线发生调整,比如增加经停点、改变经停顺序或调整目的地等,也可能会产生新的航班号,这是因为航线的变化会影响航班的运行时间、里程以及运营成本等多个方面,需要一个新的航班号来准确反映这些变动后的信息。
- 举例
假设原本从北京飞往上海的CA1234航班,因航空公司运力调配,更换了更大的机型执飞该航线,同时航班时刻提前了两小时,那么这趟航班可能就会变成新的航班号CA5678,在航班变更前,旅客预订的是CA1234航班;变更后,相关信息就会以新的航班号CA5678为准,旅客需要按照新的航班号对应的时刻和登机口等信息来乘坐航班。
不同运营阶段
- 概念
在航班的不同运营阶段,可能会出现使用两个航班号的情况,这通常与航班的去程和返程、航班的临时调整或特殊运营安排有关。
- 原因
- 往返程差异:对于往返程航班,航空公司通常会为去程和返程分别分配不同的航班号,这是因为往返程航班的旅客构成、市场需求、运营条件等可能存在差异,去程航班可能主要是商务旅客前往目的地城市出差,返程航班则可能以旅游旅客返回出发地为主,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营销,使用不同航班号可以更精准地针对不同阶段的旅客需求进行服务和市场推广。
- 临时调整或特殊运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航班因技术故障、天气原因等需要临时调整航线或航班时刻,航空公司可能会采取特殊的运营安排,并分配新的航班号,原本直飞的航班因目的地机场天气恶劣无法降落,改为备降其他机场并调整后续行程,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新的航班号来标识调整后的航班。
- 举例
从广州飞往北京的航班,去程航班号为CZ3101,返程航班号为CZ3102,旅客在预订往返程机票时,会分别看到这两个不同的航班号,又如,某航班原计划正常执飞,但起飞前发现飞机出现机械故障,经过紧急维修后,调整了航线并临时增加了经停点,此时该航班可能就会有一个新的航班号用于标识此次特殊运营情况下的航班。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