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驱邪防疫: 在古代,五月被视为“恶月”,五日更是不吉利的“恶日”,古人认为这期间天气燥热,疫病流行,蛇虫繁殖,用特殊的食材制作成粽子食用,有驱邪、祈福、保佑平安健康之意。
农时与祭祀: 端午正值仲夏时节,新麦登场,用新麦做成的粽子,一方面是时令美食,另一方面也用于祭祀祖先神灵,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感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