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山得名:
- 一种说法是,武夷山的三十六峰造型奇特,宛如蜿蜒的巨龙,其山脉走向犹如“武”字,而九十九岩又形似“夷”字,故得名武夷山。
- 还有一种说法是,远古时,彭祖隐居武夷山,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彭武,一个叫彭夷,两兄弟见当地洪水泛滥,百姓生活艰难,便开山挖河,疏浚洪水,他们所挖的河就叫“武夷溪”,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
- 以茶得名:
清康熙年间,崇安县令王梓在《茶说》中记载,“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释超全在《武夷茶歌》中写道,“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由此可见,当时的武夷茶已闻名遐迩,武夷山也因茶而声名远扬。
- 以神话得名:
相传很久以前,武夷山是一座没有名字的大山,山中有个善良的姑娘叫花珊,她决心除掉恶龙,为民除害,花珊苦练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武艺,她与恶龙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杀死了恶龙,花珊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座山叫做武夷山。
- 以民族得名:
据《崇安县新志》记载,“武夷”一词最早源于古代闽越族的自称,古代居住在武夷山一带的闽越族,其首领叫武夷君,武夷山也被视为他们的神山,故而得名。
这些传说和解释都为武夷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名称的由来充满神秘色彩,武夷山已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览。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