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史称“宝庆”,得名于宋理宗赵昀的年号,具体如下:
- 升邵州为宝庆府:南宋宝庆元年(1225 年),宋理宗赵昀登基之前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他即位后,将自己的潜藩之地邵州升为宝庆府,取“宝庆”之名,寓意“宝祐庆历”,“宝”代表宝祐,是宋理宗的另一个年号;“庆”取自宋仁宗的“庆历”年号,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吉祥之兆,希望国家能像宋仁宗时期一样繁荣昌盛,宝庆府的辖区大致包括今邵阳市大部分地区。
- 行政区域变迁:此后,宝庆之名历经元、明、清等朝代,虽行政区划有所调整,但宝庆的名称一直沿用,民国二年(1913 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后改为邵阳县,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成立邵阳专区,之后历经多次行政体制变化,最终于 1986 年设立地级邵阳市,但“宝庆”作为邵阳的历史别称,依然被人们所铭记。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