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为什么老下雨

百科3个月前发布 admin
3 0
广告也精彩

地理位置与气候系统因素

  1. 处于季风气候区
    • 乐山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当暖湿的夏季风与来自内陆的冷空气相遇时,就容易形成降水,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时间不稳定,导致乐山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常常出现较多的降雨天气。
    • 冬季风虽然相对干燥,但当冷空气南下时,与乐山当地暖湿空气交汇,也可能引发降雨,不过冬季的降雨相对夏季较少。
  2. 地形作用
    • 山地抬升:乐山地形复杂,多山地和丘陵,暖湿气流在移动过程中遇到山地阻挡,被迫沿山坡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容易形成降雨,乐山的一些山区,如峨眉山周边,经常出现云雾缭绕、降雨频繁的现象。
    • 喇叭口地形:乐山部分地区的地形呈喇叭口状,当暖湿气流进入喇叭口后,气流受到约束,堆积上升,也有利于降水的形成。
  3. 锋面活动频繁
    • 乐山处于冷暖空气交汇的过渡地带,锋面活动较为频繁,冷锋过境时,冷空气迅速推进,暖湿空气被迫抬升,产生降水;暖锋过境时,暖空气主动爬升,同样会带来降雨天气,锋面的移动和交汇使得乐山地区经常处于降水的影响范围内。
    • 春秋季节,冷暖空气势力相当,锋面在乐山地区停留时间较长,导致这两个季节也常有较多降雨。

大气环流背景

  1. 副热带高压影响
    • 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重要大气环流系统,当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时,会对乐山的降雨产生显著影响。
    • 当副热带高压偏南时,乐山受其边缘的西南气流控制,西南气流带来丰富的水汽,容易形成降雨,若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弱或位置异常,其对乐山的水汽输送和天气系统的引导作用会发生改变,导致乐山降雨的时空分布出现异常,可能出现降雨偏多或偏少的情况。
  2. 高空槽影响

    高空槽是高空大气中的波动系统,它的移动会引起地面天气系统的变化,当高空槽移经乐山地区时,槽前的西南气流会带来暖湿空气,槽后的冷空气会促使暖湿空气上升,从而产生降水,高空槽的频繁活动使得乐山在一定时期内降雨较为频繁。

其他因素

  1. 水域影响
    • 乐山境内有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等多条河流,水域面积较大,水体在蒸发过程中会增加空气湿度,大量水汽进入大气后,为降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 水域的存在还会影响局部的气温和气压分布,使得大气不稳定度增加,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产生,在夏季午后,河流附近地区可能会出现对流性降雨天气。
  2. 城市热岛效应的间接影响
    • 乐山作为城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岛效应,城市下垫面性质与郊区不同,建筑物密集、植被覆盖相对较少,导致城市气温相对较高,城市热空气上升,在城市周边形成相对低压区,吸引郊区的冷空气流入,从而在城市周边容易触发对流运动,增加降雨的可能性。
    • 城市热岛效应还会影响城市上空的水汽凝结条件,使得城市地区的云量和降水可能有所增加。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