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方面
- 纬度与环流位置
- 南京位于北纬32°左右,处于中纬度地区,其冬季的天气状况很大程度上受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在某些年份或特定时期,大气环流形势不利于冷空气携带充足水汽到达南京地区,当西风带环流较为平直,冷空气路径偏北,冷空气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而南京处于冷空气边缘,难以获得足够的水汽条件来形成降雪。
-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也对南京冬季降水有影响,如果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且强度较强,会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使得南京地区处于相对稳定的暖湿气流控制下,不利于降雪的形成。
- 水汽输送不畅
- 水汽是形成降雪的重要条件之一,南京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二是本地蒸发的水汽,当大气环流不利于水汽向南京地区输送时,就难以形成降雪,冬季盛行的西北气流较为干燥,不利于将海洋水汽输送到南京;或者当有冷空气快速南下,暖湿气流被迅速切断,没有足够的水汽持续供应,也无法满足降雪的水汽需求。
- 周边地形的阻挡也可能影响水汽输送,比如南京西部有大别山等山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改变气流的运行轨迹,使得水汽难以顺利到达南京地区,减少了降雪的可能性。
温度条件方面
- 暖层影响
- 冬季近地面的气温状况对降雪的形成和维持很关键,如果近地面层存在逆温层,即随着高度升高气温不降低反而升高的情况,会抑制空气的垂直对流,使得雪花在下降过程中难以穿过暖层融化,当近地面温度较高时,雪花在到达地面之前就会融化成雨滴,导致无法形成降雪,当城市热岛效应较为明显,城市中心气温相对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的降雪条件。
- 南京冬季有时会受到暖平流的影响,暖空气的侵入使得地面温度升高,不利于降雪的产生,暖平流可能是由于高空槽前的西南气流带来了暖空气,或者是地面气旋系统中的暖空气辐合上升,导致近地面层温度升高,破坏了降雪所需的低温条件。
- 冷空气强度与稳定性
- 冷空气的强度和性质也影响南京是否下雪,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弱,移动速度较慢,与暖湿空气交汇时形成的锋面坡度较小,上升运动不强烈,水汽凝结不充分,就难以产生降雪,一些弱冷空气南下,其降温幅度有限,暖湿空气的抬升作用不明显,就不利于降雪形成。
- 冷空气的稳定性也很重要,如果冷空气较为稳定,没有较强的扰动,暖湿空气难以充分与之交汇并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也不利于降雪,而当冷空气有较强的冷空气团南下,且伴有明显的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时,才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雪的形成。
城市环境等其他因素
- 城市热岛效应
- 南京作为一个大城市,城市热岛效应较为显著,城市下垫面多为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它们的比热容较小,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快,夜晚又迅速向外释放热量,使得城市中心气温相对较高,这种热岛效应会影响城市上空的大气环流,使得冷空气在城市边缘堆积,城市中心的暖湿空气难以与冷空气充分混合,不利于降雪的形成。
- 城市中排放的大量热量和污染物也会影响大气的物理性质,污染物可能会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改变大气的能量平衡,同时也可能作为凝结核影响降水的形成,但总体上城市热岛效应导致的局地气温变化对降雪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 人工影响天气
在一定程度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能会对局部地区的降雪情况产生影响,虽然目前人工增雪作业的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如果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适时开展人工增雪作业,可能会增加降雪的概率和降雪量,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人工增雪作业,或者作业条件不满足要求,也会使得南京在某些情况下没有降雪,人工增雪需要合适的云层条件、充足的水汽以及合适的催化剂等,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人工增雪作业难以实施,就不会因为这一因素增加南京下雪的可能性。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