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厦门成为经济特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独特的地理位置: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对外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
- 侨台优势:厦门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与海外有着广泛的联系,设立经济特区有利于吸引侨资、外资,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 政策支持:国家给予厦门经济特区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如税收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简化行政审批等,为特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经济基础较好:厦门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福建南部的经济中心,工业和商业有一定基础,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
- 自然环境优越:厦门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城市环境优美,这为发展旅游业和吸引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 改革试点需求:作为经济特区,可以在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示范和借鉴。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