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与气候因素
- 季风影响
- 东京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容易形成降雨,暖湿气流在东京地区与冷空气交汇,促使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
- 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虽然相对干燥,但当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时,会吸收水汽,到达东京时也可能带来一定降水。
- 海洋环绕 东京三面环海,周围是太平洋和日本海,海洋对气候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区空气湿度较大,丰富的水汽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只要有合适的天气系统触发,就容易产生降雨。
- 地形作用
- 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地势相对平坦,但周边有山脉,暖湿气流在向东京移动过程中,遇到山脉阻挡会被迫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雨,这种地形抬升作用增加了东京地区降雨的频率。
- 在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遇到日本列岛的山地阻挡,在东京附近形成地形雨,使得东京地区降雨较为频繁。
天气系统活动
- 锋面活动频繁
- 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即锋面,在东京地区活动较为频繁,当冷锋或暖锋过境时,会带来明显的天气变化,其中降雨是常见的伴随现象。
- 冷锋南下时,冷空气推动暖空气上升,暖空气里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雨,暖锋过境时,暖空气沿冷空气徐徐爬升,同样会出现降雨天气,东京处于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区域,锋面活动使得这里降雨机会增多。
- 气旋影响 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涡旋,气旋在移动过程中,会带来强烈的上升气流,导致水汽迅速凝结成云降雨,东京有时会受到温带气旋或热带气旋的边缘影响,气旋带来的充沛水汽和上升运动引发降雨。
在一些年份的特定季节,温带气旋从日本海附近生成并向东京方向移动,给东京带来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城市环境因素
- 城市热岛效应 东京作为超大型城市,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下垫面多为水泥、沥青等材料,比热容小,在太阳辐射下升温快,使得城市中心气温比周边郊区高。
热空气上升,郊区相对较冷空气则向城市中心流动,形成局地环流,这种环流有利于水汽的汇聚和上升运动,增加了城市上空云层形成和降雨的可能性。
- 城市凝结核增多 城市中人类活动频繁,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垃圾焚烧等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成为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凝结核数量增多后,水汽更容易在其表面凝结形成云滴,进而发展成降雨,相比乡村地区,东京城市环境中丰富的凝结核为降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雨的频次。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