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与地形因素
- 纬度相对较高
周至位于一定的纬度位置,随着纬度升高,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相比低纬度地区,周至在冬季时太阳光线斜射更厉害,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热量就少,导致气温较低。
- 海拔较高
周至部分地区处于一定海拔高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较高的海拔使得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保温作用减弱,地面热量更容易散失到宇宙空间中,从而造成当地气温较低。
- 地形阻挡
周至周边的地形可能对冷空气有阻挡或引导作用,如果其处于山脉的背风坡一侧,冷空气容易堆积下沉,导致该地区气温降低,当北方冷空气南下时,遇到山脉阻挡后,冷空气在迎风坡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而越过山脉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但如果周至处于特定的背风坡位置,就可能得不到增温,反而冷空气堆积使气温更低。
大气环流因素
- 盛行风影响
在冬季,盛行西北风等冷空气主导的风系,周至可能受这些冷空气的频繁影响,当冷空气过境时,会带来明显的降温天气,冷空气势力较强时,能快速降低周至地区的气温,使得天气变得寒冷。
- 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有时大气环流形势较为稳定,不利于冷暖空气的交换和热量的传递,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冷空气长时间控制该地区,暖湿空气难以进入,导致周至持续处于低温状态,天气寒冷且较为干燥。
季节与太阳辐射变化
- 冬季太阳辐射弱
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周至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幅减少,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减弱意味着地面吸收的热量减少,气温随之降低,所以冬季周至天气寒冷。
- 昼短夜长
冬季周至地区昼短夜长,白天时间短,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有限,而夜晚时间长,地面热量散失较多,这种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使得周至整体气温在冬季下降,天气寒冷。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