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为什么是绿洲

百科5个月前发布 admin
2 0
广告也精彩

水源条件

  1. 高山冰雪融水
    •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其周边有众多高山,如天山山脉,这些高山上终年积雪,随着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形成水流,发源于天山的一些河流,像白杨河等,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水源,这些融水在出山后,在山前地带形成了地下水,为绿洲地区的植被生长和人类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分支持。
    • 高山冰雪融水的水质相对较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 地下水
    • 哈密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在山前冲积扇地带,由于地势和地质条件的原因,地下水埋藏较浅,便于开采利用,在哈密的一些绿洲乡镇,通过打井等方式可以获取充足的地下水用于灌溉农田和居民生活用水。
    • 地下水的稳定补给使得绿洲地区即使在干旱季节也能保持一定的水分供应,维持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地形因素

  1. 冲积扇平原
    • 哈密绿洲多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当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堆积下来,形成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平原,哈密市的伊州区绿洲就位于天山南麓的冲积扇上。
    • 这种地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开展,便于进行灌溉渠道的修建和农田的平整规划,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绿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
  2. 盆地地形的封闭性
    • 哈密处于一些盆地之中,如哈密盆地,盆地地形相对封闭,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散失,与外界大面积的沙漠等干旱区域相比,盆地内部相对聚集了较多的水汽,有利于局部小气候的形成,使得绿洲内的空气湿度相对较高,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
    • 封闭的盆地地形也阻挡了部分风沙的直接侵袭,对绿洲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了风沙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气候条件

  1. 光照充足

    哈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较长,这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哈密瓜等特色农产品之所以品质优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足的光照,充足的光照使得农作物能够充分积累糖分等营养物质,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 昼夜温差大

    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白天温度较高,光合作用强,农作物能够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夜晚温度较低,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质的消耗,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哈密绿洲种植的农作物,如棉花、葡萄等,品质上乘,哈密的葡萄含糖量高,口感甜美,就是昼夜温差大这一气候优势的体现,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一些喜温凉的植被生长,丰富了绿洲的生态系统。

水源、地形和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哈密形成了众多的绿洲,成为干旱地区相对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等产业的区域。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