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藏晴天多

旅游7个月前发布 admin
35 0 0
广告也精彩

海拔与大气状况

  1. 空气稀薄
    •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使得空气稀薄,水汽、尘埃等杂质含量相对较少。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散射和反射,水汽和尘埃是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的重要物质,西藏空气稀薄,水汽和尘埃含量低,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就弱,太阳辐射能够更多地到达地面,使得天空较为晴朗。
  2. 大气透明度高
    • 稀薄的空气使得大气透明度高,阳光能够更直接地穿透大气层,不像在低海拔地区,大气中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会散射和吸收阳光,导致光线传播受阻。
    • 在西藏的很多地方,白天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山脉和天空中湛蓝的颜色,这都得益于高透明度的大气,有利于晴天的形成。

气候环流因素

  1. 西风带控制
    • 西藏大部分地区受西风带控制,西风带气流较为干燥,空气在移动过程中水汽含量不易增加。
    • 当西风带的气流经过西藏时,带来的是相对干燥的空气,不利于云的形成和降水的产生,所以晴天较多。
  2. 高原季风影响
    • 高原季风对西藏气候有显著影响,冬季,高原季风使西藏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 下沉气流在空气下沉过程中,空气绝热增温,水汽不易凝结,云层难以形成,从而导致晴天多,夏季,虽然有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但由于高原地形的阻挡和大气环流的综合作用,暖湿气流难以长时间稳定地影响西藏大部分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晴天仍然占据主导。

地形因素

  1. 山脉阻挡
    • 西藏周边有众多高大山脉环绕,如喜马拉雅山脉等,这些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水汽输送。
    • 印度洋的水汽在向西藏推进过程中,被喜马拉雅山脉等阻挡,使得西藏大部分地区难以获得大量的水汽供应,降水条件不充分,晴天机会增多。
  2. 高原内部地形相对单一
    • 西藏高原内部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开阔,缺乏明显的地形起伏导致的强烈气流上升运动。
    • 气流上升是形成云雨的重要条件之一,而西藏高原内部地形不利于气流大规模上升,不利于云层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晴天较多。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