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汕尾多暴雨

百科5个月前发布 admin
1 0
广告也精彩

地理位置与大气环流因素

  1. 季风影响
    • 汕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主要是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暖湿气流在汕尾地区遇冷后,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
    • 冬季,汕尾虽然受偏北季风控制,但当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交汇时,也会产生降水,有时也会形成暴雨天气。
  2. 副热带高压位置
    •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对汕尾的降水有重要影响,当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时,其北侧的西南气流可将大量水汽输送到汕尾地区,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容易引发暴雨。
    • 若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或位置异常,会使得冷暖空气交汇的位置不稳定,导致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增加暴雨出现的概率。
  3. 热带气旋活动
    • 汕尾位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移动的路径上,热带气旋(台风、热带风暴等)频繁影响该地区,热带气旋带来的狂风暴雨是汕尾暴雨的重要来源之一。
    • 热带气旋具有强大的能量和水汽输送能力,其外围云系和螺旋雨带可给汕尾带来持续性的强降水,往往能引发局地的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当台风登陆汕尾或在其近海经过时,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地形地貌因素

  1. 山地地形
    • 汕尾境内多山地,如莲花山脉等,山地地形对气流有明显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当暖湿气流遇到山地时,被迫沿山坡上升,随着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容易形成降水。
    • 气流在爬坡过程中,水汽不断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促使对流发展,使得降水强度增大,常常在山地迎风坡形成暴雨中心,莲花山脉的迎风坡地区降水明显多于背风坡。
  2. 海陆风影响
    • 汕尾濒临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容易形成海陆风,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海洋的水汽;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 海陆风的垂直环流与盛行风相互叠加,会使大气中的水汽和能量在局部地区聚集,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当这种作用与其他天气系统配合时,可能引发暴雨天气,特别是在夏季,海陆风较为明显,对汕尾地区的降水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因素

  1. 城市化进程影响
    • 随着汕尾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下垫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水泥路面等取代了自然植被和土壤,使得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减少。
    • 城市热岛效应也较为明显,城市中心气温相对较高,形成局地的上升气流,有利于水汽的垂直运动和凝结,增加了城区及周边地区暴雨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城市排水系统在应对强降水时,有时会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加重了城市内涝的风险,暴雨带来的危害也更为突出。
  2. 大气污染与凝结核
    • 大气中的污染物如尘埃、气溶胶等可以作为水汽凝结的凝结核,汕尾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气污染状况也有一定变化。
    • 这些凝结核增多有利于水汽在其表面凝结,从而促进降水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大气污染的存在可能会增加暴雨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当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时,凝结核的作用更加明显,使得降水更容易达到暴雨级别。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