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冬季热岛效应愈发显著,主要原因如下:
- 供暖释放热量:冬季气候寒冷,城市中众多建筑物的供暖系统大规模运作,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热量,使得城市局部区域气温明显升高。
- 太阳辐射差异:城市下垫面多为水泥、沥青等材料,它们的比热容较小,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速度快,夜晚向外散热也快,相比之下,郊区的植被、土壤等比热容较大,升温慢、降温也慢,冬季太阳辐射相对较弱,这种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导致城市在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夜晚散失的热量比郊区少,进而加剧了热岛效应。
- 人为活动频繁:冬季虽然户外活动相较于其他季节有所减少,但城市里人口密集,各种交通车辆、工厂运转等人为活动依然频繁,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量散发等,都会增加城市的热量来源,使得城市气温高于周边郊区。
- 建筑物阻挡散热: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建筑物密集,这些建筑物不仅阻挡了空气的流通,使得城市中的热量难以扩散到周围区域,还会形成“城市峡谷”效应,进一步阻碍热量的散失,导致热量在城市内部积聚,热岛效应增强。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