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票紧张

百科2个月前发布 admin
42 0
广告也精彩

出行需求增长

  1.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报复性出行
    •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人们被压抑已久的出行需求集中释放,过去因疫情限制,很多人长时间无法自由出行,一旦限制解除,大家纷纷计划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例如春节期间,大量在外务工人员、学生等都急切地想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导致短时间内对车票的需求急剧增加。
    • 以2023年春节为例,铁路、公路等交通客流量都大幅超过往年同期,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春运40天期间,全国发送旅客超15亿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超3.4亿人次,同比增长23%。
  2. 经济复苏带来商务出行增加
    • 经济逐步复苏,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企业间的商务洽谈、业务拓展等活动增多,商务人士出行需求上升,例如各地举办的各类展会、商务会议等,吸引了众多商务人员往来奔波。
    • 一些行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复苏也带动了商务出行,旅游企业组织的团队出行、商务考察等活动使得相关线路的车票需求增大,以旅游热门城市间的交通为例,像从北京到三亚、从上海到成都等航线和铁路线路,因商务和旅游出行叠加,车票变得十分紧张。
  3. 日常出行需求常态化增长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出行频率本身就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无论是城市间的通勤还是周末短途旅行等需求都较为旺盛。
    • 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也促使出行需求不断上升,例如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居民到主城上班、求学等,以及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都使得日常车票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在一些热门线路上,车票紧张成为常态。

运输能力恢复相对滞后

  1. 交通运力调整
    • 在疫情期间,交通运输部门为应对疫情影响,对运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部分航班、车次减少,运输资源有所收缩,当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要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满负荷运力状态需要一定时间。
    • 例如铁路部门,为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运输和重点旅客出行,在疫情期间对列车运行图进行了优化调整,减少了一些非必要线路的车次,恢复正常运力时,需要逐步增加车次、调配人员等,这一过程存在时间差,导致短期内运力无法完全满足突然增长的出行需求,车票紧张。
  2. 设备维护与升级
    • 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升级,在疫情期间,一些维护和升级工作可能会受到影响而推迟,疫情缓解后,这些工作集中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输能力。
    • 比如铁路线路的检修、车辆的保养等工作,部分高铁线路在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时,会临时减少车次或调整运行时间,使得相关线路的车票供应减少,加剧了车票紧张的局面,机场的跑道维护、候机楼设施改造等也可能会对航班起降造成一定限制,影响航空运力。
  3. 人员配置恢复需要时间
    • 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在疫情期间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部分员工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时间恢复健康,新员工的招聘和培训也需要过程。
    • 以航空业为例,飞行员、乘务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配备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保障航班正常运行,当需求快速增长时,人员数量可能无法及时满足,导致航班频次受限,进而影响机票供应,铁路运输中,列车司机、乘务员等人员的调配也存在类似情况,使得运输能力不能立即充分发挥,车票紧张问题凸显。

特殊时期和热门线路因素

  1. 节假日等特殊时期
    • 像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是传统的出行高峰期,大量人员集中返乡、出游,对车票的需求远远超过平时,例如春节期间,全国人民都有回家过年的强烈愿望,这使得各个交通枢纽的客流量剧增。
    • 以2023年国庆假期为例,据统计,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582.7万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1680.9万人次,热门线路的车票往往提前很长时间就被抢购一空,车票紧张状况极为突出。
  2. 热门线路持续需求旺盛
    • 一些热门旅游线路、经济发达地区间的线路等,常年客流量大,比如北京到上海、广州到深圳等线路,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旅游出行,需求一直居高不下。
    • 旅游热门目的地如云南丽江、四川九寨沟等地,在旅游旺季时,前往这些地方的车票供不应求,以丽江为例,在旅游旺季,昆明到丽江的铁路、公路客运以及丽江机场的航班都十分繁忙,车票紧张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热门线路的运力相对固定,而需求持续增长,导致车票紧张成为常态。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