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并非不爱下雨,只是其降水情况具有一定特点,给人降水相对较少的感觉,主要原因如下:
- 地理位置与气候类型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季风环流对其气候影响较大,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冬季风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夏季风影响,理论上应该降水较多,但实际上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时间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有时会出现降水相对集中的年份,有时则降水偏少。
- 大气环流形势
- 东营上空的大气环流形势不利于降水的形成,在一些年份,其处于相对稳定的大气环流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下沉气流抑制了空气的垂直上升运动,使得水汽难以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导致降水机会减少。
- 东营市离海洋虽不算远,但周边大气中水汽含量有时不足以形成大量降水,当大气环流引导的水汽路径较远或水汽输送过程中受到山脉等地形阻挡,到达东营的水汽量就会减少,进而影响降水。
- 地形地貌
东营市地形较为平坦,缺乏明显的地形起伏对气流的强迫抬升作用,在自然状态下,空气难以因地形阻挡而被迫上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不像一些山区,气流遇到山体阻挡会被迫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容易产生地形雨。
- 下垫面状况
- 东营市下垫面以平原为主,植被覆盖相对一些山区或森林地区较少,植被具有一定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东营植被较少,水汽蒸发量相对较小,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对不足,不利于降水的形成。
- 城市的发展,如建筑物增多、硬化地面扩大等,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使得地面蒸发和植被蒸腾作用受到一定影响,进一步影响了水汽的供应,不利于降水的产生。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