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 充足水汽供应:大量的水汽是暴雨形成的物质基础,源源不断的水汽通过多种途径被输送到特定地区,比如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当暖湿空气流经广阔的温暖洋面时,会吸收大量水汽,变得湿度饱和,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 强烈上升运动:促使水汽上升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常见的上升运动有:
- 热力对流: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对流云团,在阳光强烈照射下,地面迅速升温,近地面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于是产生向上的对流运动,这种对流运动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下会不断发展,带动大量水汽上升到高空,冷却凝结成云,进而形成暴雨。
- 地形阻挡:当暖湿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时,气流被迫抬升,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压力减小,体积膨胀,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如果山脉足够高,地形抬升作用足够强烈,就可能引发暴雨。
- 锋面抬升: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气团较轻,会沿冷气团斜面爬升,在爬升过程中,暖气团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锋面降水往往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当锋面移动速度较慢或在某一地区停滞时,就容易产生暴雨天气。
- 大气层结不稳定:大气层结不稳定是指在垂直方向上,高层空气温度比低层空气温度高,使得空气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发展,使得上升的水汽能够持续上升并冷却凝结,从而形成深厚的云层和大量降水,更容易引发暴雨。
- 较长时间维持:天气系统在一个地区较长时间停滞或缓慢移动,使得水汽不断供应,上升运动持续存在,大气层结不稳定状态得以维持,为暴雨的持续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低压系统或锋面在某一地区稳定少动时,该地区就可能持续出现暴雨天气。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